在电影语言里,领带歪斜代表着慌张、凌乱、压抑,频繁的切换表示紧张、速度或者变换,镜头慢慢淡化意味着观察者的不在场。这些语言,被融入到拍摄手法、灯光、服饰、音乐等等电影的组成元素里。
一种媒介有自己的语言,我们想要讲一个故事,就必须学会该系统内的语言。
因此,即便你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对于听众来说,并非是那么好。自己当然会沉醉在自己的故事里,因为经历是有血有肉的、不可复制的。而对于旁观者来说,他们需要有一场“精心安排”的对话,把他们带入其中。
darkest hours至暗时刻这部影片,主要讲述总统罗斯福抵抗者各方面的压力而决定加入二战。影片没有一点战争的场面,却表现了压抑、紧张、一触即发的在后方政局,英国政府。当罗斯福求助美国总统未果那一刻,罗斯福坐在马桶盖上,低垂着头,镜头拍下了厕所和人物的横切面,这个图像只占整个画幅的三分之一。在镜头里,颓败的罗斯福在中间,前后都是完全的黑暗。
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的电影画面是这般,只用中间的三分之一。
尽管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体验,但是在当时,我确完全能体会到导演的意图。他把罗斯福推向了黑暗的中央,得不到来自盟国的支持,政党的支持,同僚的支持。同时,罗斯福也是视线的集中点。他代表的英国政府,即将做出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是站在希特勒的对面,还是选择投降。尤其是在后人看来他的决策是多英明,在当时他的处境也就越为惊险。
如果每一种语言都有普遍的被认定的规律,那么也会有创新的突破性的非规律。
如果导演在这种介质里相遇,那么,决定胜败的,是大家都能背出abc,还是看谁能创造ef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