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夜读莫言

夜读莫言

作者: 浪漫樱花_eebf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09:23 被阅读0次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言,这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读莫言的作品,览字的本身快乐如同山涧自由流动通彻见底的清泉,叮叮咚咚淌过心田,沉淀淀的墨香将生活的浮躁抹去,经过上千年打磨的文字,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莫言的《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极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活着》的作者余华说过,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著名作家龙应台说过:莫言得奖,太棒了!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每回读莫言的小说,都会感叹,我不如他。

            在常人眼中,莫言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作家,但是,莫言经常说他的成功不在写作上,而是有个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兰,也是“高密东北乡”的孩子,两人识于儿时,感情深笃。1981年,结婚两年后,女儿管笑笑出生。在管笑笑的记忆里,穿军装的父亲每次回家探亲,都会给她带回很多书,有童话故事、作文选、连环画。管笑笑幼年时,曾随母亲回到山东老家居住,过了一段与父亲两地分居的生活。莫言在北京工作,笑笑和母亲住在高密县城。她记得每次父亲回家探亲时,特喜欢干农活,经常会忙于锄草、翻地,她就跟在父亲后面颠儿颠儿地跑来跑去。由此可见,莫言是一位非常顾家的作家。

            直到1995年,笑笑和母亲才离开山东,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此时,莫言正在构思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妻女的到来刚好可照顾他。1997年,莫言从部队转业,后专业搞写作。2000年,笑笑考入山东大学外语学院。也许是受父亲影响,笑笑对手写的书信情有独钟,不仅用钢笔,还经常用毛笔和宣纸给父亲写信。这让莫言深为感动,他就把女儿用宣纸写的信贴在客厅墙壁上,有空便细读品味。一次暑假过完,女儿忐忑不安地把一部19万字的初稿拿给莫言看时,他才大吃一惊:女儿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偷偷写作了。看完初稿,莫言只淡淡地说了两个字:“还行。”2003年初,这部名为《一条反刍的狗》的小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受到青年读者好评。女儿出息了,父亲也没闲着。这年7月,莫言的新作《四十一炮》在同一家出版社出版。这对父女作家,给文坛平添了段佳话。

            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莫言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莫言先生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2000年3月,莫言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演讲《福克纳大叔,你好吗?》说:“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尤其让我明白了,一个作家,不但可以虚构人物,虚构故事,而且可以虚构地理。”正是受到福克纳的启示,莫言将“高密东北乡”写到了稿纸上,莫言表示:“我也下决心要写我的故乡那块像邮票那样大的地方。”于是从1985年《白狗秋千架》开始,莫言高举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大旗,如同一个草莽英雄现世,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国。正如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英格兰南部的“威塞克斯”地方,或加西亚·马尔克斯所描写的南美乡镇马孔多。通过对自己故乡的生活方式和一般生活状况的描写,传达了某种带普遍性的人性内容和人类生存状况,将一般的乡情描写转化为对人的“生存”的领悟和发现。这样就使得莫言的作品超越了一般“乡土文学”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而达到了人的普遍性存在的高度。 《纽约时报》曾评论说:“通过《红高粱》这部小说,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2000年,莫言凭借《酒国》获得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同年,《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

              莫言出生在父亲收来的一堆土里,或许也是一种隐喻,生命的开端就与土地紧密相连。饥饿、土地、母亲、生育,是莫言小说里最常见的要素。莫言出生的时候,正好赶在全国最困难的三年。莫言的童年记忆里,除了饥饿还是饥饿,他渴望离开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尝试过无数途径,开始时他希望通过学习,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发现他因为成分不好,根本就无法通过学习这个途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莫言希望通过当上正式工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发现因为自己中农成分不好,即便是想成为正式工也是不大可能,再到后来,他希望参军离开家乡,据说在部队能吃饭,历经四年,他终于参军入伍,但是当他打听到在部队待了几年之后,他还需要回到家乡,还需要回到他生他养的的地方,莫言又一次焦虑了!后来他打听到可以通过发表文章,可以待在部队,他迫不及待的希望自己文章发表在特定的刊物上来实现永久待在部队的梦想!再到后来莫言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写的文章被知名刊物发表后,引发全国的轰动,甚至国外轰动!莫言的东北高密乡是他一生中都迫切想要离开的地方,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离开那里,离开那个生来就让他活在贫困记忆的地方,离开那个让他一直以来就到自卑的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成很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不可否认,莫言的确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骄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莫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ff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