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大家本来都是一起共事的同事,没过个一年半载就突然成了你的领导;本来是拿着同样薪资进入公司的,过了一年,月薪已经是你的两倍以上...
你有没有想过,大家怎么就这么拉开了差距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做着同样的事人,差距到底是怎么拉开的。
1
用心一点VS 差不多就行了,至于那么较劲么
一家SaaS公司,老板让新来的3个员工去做同一件事:给他们简单介绍公司产品后,又给了他们两天时间去深入了解产品。
两天时间过去后,老板让他们汇报下了解的情况。
第一个员工没来,微信说在见客户,后来才知道,他并没有去了解公司产品,磕磕绊绊说的还是网站上的简单介绍。
第二个员工回来汇报了,他亲自注册去试用了公司产品,能很好的为客户演示讲解了。
第三个员工也回来汇报了,他不但注册试用了公司产品,并且向产品部请教了一些功能的设计出发点。除此外,他又了解了另外两家竞品相关信息,将3家的产品情况作了详细的比较,并制订出了吸引客户的方案。
对待老板给的第一个工作,显然三个员工表现的不一样。第一个员工对待老板给的工作根本是敷衍。第二个员工也仅仅局限于完成工作,口头禅常常是“差不多吧”、“还可以吧”。而只有第三个员工是在“用心”做这件事,他把这个工作做到了最好,超乎老板的期望。
2
再用心一点VS特别困难的事儿,被别人实现了
有一家策划公司,想策划一本名人传记,那位名人是以真性情、脾气大、闻名的行业领头人,之前多家知名策划公司邀约都被拒绝了。当他们有了这个想法后,做了详细方案去拜访也被拒绝了。后来又电话打过去,对方也是一口回绝了出书的邀请。但这家公司没有放弃,开始每日发邮件“游说”,而且每封邮件都写得特别真诚用心,当发到三百多封邮件的时候,对方终于愿意接受采访。
看起来,这不过是撞了大运的小概率事件。可是最后得到机会的,是那些知道失成功率极低,还愿意再用心去试一试的人。
想起最近很红的鲁迅体:世上本没有客户,电话打的多了,朋友圈发的多了,腿跑断了,自然也就有了客户。有可能这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并不需要高大上。但是,你打100个电话,别人用点心就会打200个电话,日积月累,你和别人的差距,就是通过这么一件小事拉开的。
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谁也不比谁聪明太多。对外,我们都是挂着同一个公司的招牌;对内,我们在一个大楼里办公,使用一样的系统和运作程序。但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工作,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或比较高的标准,仅仅局限于完成工作。而那些把你甩在后面的人,都会把事情最大限度地做到接近完美。
所以,慢慢拉开差距的其实就是,别人在工作时总比你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