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观光木的鉴赏,以及与木兰含笑的区别辨识
文:花木君
观光木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果望文生义,以为名字源自用来观光的树木,这就错了。虽然观光木确实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木,可是这种植物却是以人名命名,为了纪念我国已故植物学家钟观光而命名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植物形态】观光木(学名:Micheliaodora (Chun)Noot. et B. L. Chen),又叫香花木、香木楠、宿轴木兰,是木兰科、观光木属常绿乔木。高达25米, 胸径1.1米,树皮淡灰褐色,具深皱纹;小枝、芽、叶柄、叶面中脉、叶背和花梗均被黄棕色糙状毛;叶片厚膜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中上部较宽,长8--17厘米,宽3.5--7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上面绿色,有光泽,中脉被小柔毛,侧脉每边10—12条;托叶与叶柄贴生,叶柄长1.2—2.5厘米,基部膨大;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
【植物花卉】花两性,单生叶腋,淡紫红色,芳香;花蕾的佛艳苞状苞片一侧开裂,被柔毛,具一苞片脱落痕,花被片9,象牙黄色,有红色小斑点,3轮,窄倒卵状椭圆形,雄蕊多数30—45枚,花丝白色或带红色;雌蕊9—13枚,狭卵圆形,密被平伏柔毛,花柱钻状,红色。
【果实】聚合突骨果长椭圆形,有时上部的心皮退化而呈球形,长10—18厘米,直径7—9厘米,垂悬于具皱纹的老枝上,成熟时沿背缝线开裂,外果皮榄绿色,有苍白色大形皮孔,干时深棕色,具显著的黄色斑点;每聚合果有心皮5—12个,每心皮有种子4-6枚;种子具红色假种皮,椭圆形或三角状倒卵圆形;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观光木属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物种,仅有1种,即观光木,星散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500~1000米常绿阔叶林中。
观光木是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焕铺发现的新属新种,为了纪念钟观光先生,因而把这种树命名为“观光木”。钟观光先生(1868~1940年),字宪鬯,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中国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广泛研究植物分类学的学者,是近代中国最早采集植物标本的学者。除了观光木,马鞭草科的钟君木属(ChunTsoongia),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在世界植物分类学中也是极为少见的。
观光木属于木兰科,和观光木属比较相类似的有鹅掌楸属(Liriodendron)、木兰属(Michelia)和合果木属(Paramichelia),从花果来讲,容易混淆的有木兰、含笑和木莲等,我们简单进行辨析:
鹅掌楸
1、球果形状:木兰属与鹅掌楸属球果多呈圆柱形;木莲属球果呈卵圆形,观光木属与拟单性木兰属球果多呈长圆形;含笑属球果多穗状。
木兰
2、球果大小:观光木属、木兰属的球果较大。如观光木聚合果长10至13厘米,直径约8厘米;白玉兰聚合果长13至15厘米,直径3.5至5厘米。木莲属、鹅掌楸属及拟单性木兰属球果较小,如鹅掌楸聚合果长7至9厘米,直径3至4厘米。
红花木莲
3、种子形状大小:木兰属、木莲属、拟单性木兰属的种子为扁卵形,木莲属的红花木莲种子扁卵形,含笑属种子为卵状具棱形,鹅掌楸属的种子为带翅小型果。按照种子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依次为:观光木属、木兰属、含笑属、鹅掌楸属、木莲属。
含笑
4、观光木特点:观光木不同于其他种属在于,①其小枝、芽、叶柄、叶面中脉、叶背和花梗均被黄棕色糙状毛;②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③花色象牙黄色(也有人描述为黄白色),有红色小斑点。
观光木
观光木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树干高大挺拔,树形优美,树冠开展,枝叶浓密,青翠靓丽;花朵繁茂,花色黄白,犹如象牙,上面有紫红色斑点,非常美艳;果实奇特,花香四溢,方圆百米沁人心脾,其在分布地原名“香花木”因此得名。
观光木树干挺直,木材较轻,结构细致,纹理直,少开裂,易加工,因而也被称为“香木楠”,是高档家具和木器的优良木材,也广泛应用在建筑、乐器等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观光木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孑遗物种,是木兰科中较进化种类,因而对木兰科的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古气候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由于观光木开花后落花落果严重,因此自然更新困难;并且种群为星散分布,数量极少,自然更新繁衍困难;再加上没有被列入重点保护,因而人为砍伐严重,使得观光木濒临灭绝境地。如今观光木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评定级别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评定级别为近危(NT)。
再一次希望关于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二批)能够得到尽快公布,我们不能用二十余年“讨论稿”形式来规范植物保护,如果正式颁布,这样使得众多濒危物种的保护有法可依,也可以使得这些珍稀物种能够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
2020-02-17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务号)
宜花得木(yihua-demu)(阅读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