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儿子这两天和奶奶双双感冒,老鼻涕横流,趁着春风,上嘴唇被吹的红肿起来,看着让人心疼。下午儿子在车上迷瞪了一会,这不,一晚上,老母亲陪吃、陪玩、陪讲故事,终于在11点半把他哄睡了,此刻,我瘫坐在床上享受短暂的独处时光。
今晚,时间有限,我们一起讨论一个简单有趣的话题。提到教育孩子,你更喜欢在哪种情况下进行?不妨大家扪心自问一下:
①孩子作对事的时候。
②孩子做错事的时候。
亲爱的你,是更喜欢或者说更习惯在哪种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呢?
我想大部分家长肯定更喜欢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进行“酣畅淋漓”地批评、警示、惩罚、指导和语重心长的说服教育工作等。这种方式看上去更有效果,按一个人长远的发展来说,无异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情景一:
孩子犯错。家长跳出来批评说,“我给你说过多少遍了”,“我告诉过你多少遍,不让你这样做”,“你长没长记性,我给你怎么说的”……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首先晾出类似的话,表面上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少犯类似错误,实际潜意识是为了撇清与自己的关系,潜台词是:与我无关。我之前已经尽到义务了,孩子没听,孩子没做好和家长没关系,是你自己没长脑子,不长记性。
情景二:
孩子犯错,家长常用伎俩批评、指责、打骂、说教…
这些简单粗暴的行为,实质上对孩子有任何帮助吗?事实胜于雄辩,我们都看到了,生活中,这样在孩子犯错时指出孩子缺点,非但无意于孩子的成长和改变,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水平。
一个自尊水平低的孩子,他的自律性就会很差。一方面所犯的错没有改正,反而被强化下来,成为孩子生活的常态。另一方面,孩子的一些不被接纳的行为会更隐匿,避免被家长发现。
如果我们能在孩子作对事的时候,进行及时地强化,表扬孩子(描述正确行为的事实)并说出为什么,效果会怎样呢?
当孩子做对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要立即肯定孩子的成绩,鼓励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空泛的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厉害…”这样只会徒增孩子的虚荣心,让他们更喜欢攀比。
樊登老师举例他平时对待儿子的一个事件,说有一天,他儿子大清早独自练习弹钢琴。他说“儿子,爸爸看到你一个人坐着安静地弹钢琴,爸爸很高兴。”他儿子嘟嘟听到爸爸的话很高兴地问“为什么。”樊登老师说“你知道吗儿子,你这种行为就叫做自律。一个自律的人,未来做什么都不会差。”“爸爸,什么是自律?”儿子问,他说“自律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就像你不需要别人的督促,自觉又认真地练习钢琴的这种行为非常好。”他没有夸儿子谈钢琴好听,也没有夸儿子爱惜钢琴,而且从更深的层面夸赞孩子行为背后的品质。他的儿子在这种鼓励下,自我管理做的很好,时刻自我以自律性自我约束。
每个人都有向善向上的那面,你看到孩子的优点,并指出来,给孩子解释,在正确的事情中,一遍遍夯实孩子正向的三观,这个孩子未来的发展一定不差。
拿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三块糖”的例子来给大家举例。
有一天,陶行知先生发现两个学生打架,他及时制止,并要求那个个大的男生去办公室等他。
孩子被叫校长办公室是很紧张的一件事。陶行知先生来到办公室,首先说:“奖你一块糖。”
学生吓了一跳,一脸蒙圈说:“老师,为什么?”
陶先生不紧不慢地说:“我要求你进办公室等我,你做到了,说明你眼里有我这个校长,你具备尊敬师长的品质,所以,我必须奖你一块糖。”
之后,陶先生又给了学生第二块糖,学生又懵了,“为什么又奖我一块糖?”
陶先生说:“刚才,我调查过了,你打架是因为那个男生欺负女生。你知道你这种行为叫什么吗?——见义勇为。所以,我必须奖你一块糖。”
学生忙说,“老师,我也有错,不该动手打人,我太冲动了。”
陶先生听后哈哈大笑说,“再奖你一块糖。”
“为什么?”
陶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所以,必须奖你第三块糖。你知道嘛,你不仅尊敬师长,见义勇为,你还勇于承认错误,这是一个人相当了不得的地方,这三块糖,是你实至名归。”
我相信,这个孩子在经历“三块糖”的事件之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件事。陶行知先生没有从眼前的行为层面去解决问题,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问题能用一种积极正向的心态看到,这种从价值感层面,对孩子的精神指引和内心的滋养是巨大的。
生活中,我们做家长的擅长给孩子贴标签,我想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而陶行知先生不仅从价值观的层面提升孩子的心性,更是为孩子贴上了正向积极的标签。同样是“教育”,我们可以感受陶行知先生为我们做的典范和引导。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孩子会在日常中有样学样,习得父母对待他们的这种方式。家长在幼年多么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有可能在青春期时加倍偿还给父母。
面对孩子的问题,当我们能耐下心来,透过问题看到其行为背后的善意和需求,我想孩子的大部分问题都将不再是令我们痛苦不堪地“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