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产品小专栏-纯移动端话题/论坛类产品为什么不行了的文章?以及为什么没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贴吧?
里面的观点除了贴吧用户来源百度搜索长尾流量这个观点很认同以外,其他都不是特别认同。
第一个是:【张一鸣产品定律】- 即短期收益决定需求优先级,但社区是一个长期项目。
第二个是:否还有机会再做一个类贴吧产品?
用汽车类APP来举例子。汽车类APP的绝大多数流量为选买向的,核心诉求期望在这里提升选买效率,辅助决策。因此社区的流量第一大来源为各种内容详情页;第二大来源为产品库;其次才是社区的单独底TAB。因此可以理解为:社区用户来源于工具使用、资讯消费的外溢长尾流量(更深度、目的更明确)
贴吧的吧与吧之间是物理空间隔离造成的不同属性用户互相隔离,相同属性用户在吧内活跃。汽车类APP同样也是如此,开比亚迪唐DM的和开mini的基本没啥好聊的。因此可以保证相对小范围的氛围。
基于此,我觉得能做好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不能用做成定义,毕竟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算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汽车类APP的社区曲线长期是向上的。
第三个是:论坛+版主治理是落后的东西,被KOL的关注和推荐算法取代了。
首先KOL关注+推荐这种做出来的更像是一个kill time的消费型媒体产品,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社区(当然现在大家很喜欢用社区这些概念来套),至于我对社区的定义:氛围的形成比产品形态是怎么样重要多了。
像汽车类APP这种垂类社区,由于汽车的专业性,创作门槛比一般社区更高,导致很多人生产优质内容的频次变低,所以关注关系就很难形成,反而社交货币(点赞、转发、评论、收藏)更容易以及具有普适性
其次,推荐本身就是一个kill time的场景,但是基于上述社区用户来源长尾流量,已经带有目的性了,再kill一次time就明显不合适了,所以圈内(吧内)会更强调主动的信息获取以及对内容消费的掌控力度。
许多产品经理思考问题的角度总喜欢一上来就是:社区终局要如何?这样做是不是一下子就天花板了?就做1wDAU没有意思。但可能现有的存量用户都没有服务好,毕竟有时ug太强也可能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所以我更推崇顺势而为:1、尊重客观现实规律,不强行创造需求;2、由短期想长期比由长期想短期会更实在;3、长期主义: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