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了至少5个小时,将一位简书作者的全部35篇文章通读了一遍,感触颇深。
作为过来人,他精准无比把握住了现代年轻人的心理通病,也揭示出了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思维盲点,如同一位英勇的工兵,在人生道上一边蹚雷,一边将危险区域做好标记,警示来人。
阅读他的文章,让人有一种被完全看穿的感觉,脊背也嗖嗖发凉:如果没有这番点醒,我哪里知道自己脚下踩的不是坚实大地,而是一个个吞人巨坑呢!
阅读过程中,我受到的最大影响,是个人写作目标的转变。
人人都年轻过,谁不有个文学梦。
我也一度渴望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的文字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成为自己与世界平等对话的桥梁,能够在时间的丰碑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现实却像被美颜滤镜剜去了赘肉,十分骨感。
年龄小,没接受过社会毒打;读书少,肠子里没二两墨水;不落地,通篇皆是无病呻吟;心气高,满脑子的自命不凡。
这样的小菜鸟写出的狗屁文章,有几个读者肯屈尊来看呢?
于是,我便自己认同了一类作者的共识:“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写给自己看就好。”
我觉得这样挺对的,练笔阶段好比初期筑基,是二天金丹大成的前提,踏踏实实练习就对了,只写给自己看就行,等功力积累出来,哼哼,定会一鸣惊人!
可是,今天,我却突然觉出了一丝不对劲。
都说:“志向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我写给自己看,写一辈子,不也就达到自己能看得下去的地步吗!
这样的写作,根本没有上升空间!
我不禁想起那位作者的观点:
重要的不是自己想写什么,而是发现别人需要什么。
他看到一位高中生因熬更守夜的努力学习得不到回报而灰心丧气,对将要来临的人生大考惶恐焦虑时,查阅资料,整理总结了一套干货满满的学习方法,帮助这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弱点,引导她调整回正面积极的心态。
他在新闻上看到一些身陷诈骗囹圄,孤立无援,只能绝望轻生的可怜人,心生悲悯,于是从各处搜刮来一堆活生生的诈骗案例,从心理角度剖析受害者的上当过程;分析骗子的惯用伎俩和辨别特征;教会大家在生活中识别骗局,避开圈套;帮助已经上当的人,用逆向思维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反观我自己,哼两段张牙舞爪的诗,便牛气哄哄发到网上,幻想来个什么高僧老道,捋着白胡子赞叹:“小小年纪,颇有悟处,孺子可教!”
东写一篇好像参透人生的文章,西发一段洞悉宇宙奥秘的文字,似乎总想向所有盐吃得比自己饭多的前辈们展示自己的“非凡”。
年轻人啊,少轻狂了,必须早点明白:自己就是个弟弟!再这样白日做梦,一定会招来别人的“滋醒”,狠一点的还不让你尝到甜头!
一个只知道抒发自己,自娱自乐,吸引眼球;一个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寻声救苦。
如此心量,高下立见。
其实,在帮助别人解惑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会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信息浏览而受益匪浅,进步神速。好像有个流行的说法:输出倒逼输入。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相信,最好的自我提升,就是在助人为乐中实现的。
如果说,我们有一个文学梦,要成为一名响当当的作家,那在渴望那份荣耀的同时,也应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个为名利写书的人,其成就的顶点是畅销书作家;一个为人民发声、为良心执笔的人,才有可能留名青史!
孤芳自赏的梦也很美,也有一种如梦似幻的诗意。
不过,当我们有成为火炬的潜力时,与其默默燃尽,不如以照亮他人为自己的志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