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年龄大了,抑或是心态老了,现在感觉自己的耐心越来越缺失。
班里有几个调皮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差,我急切地想让他们变好,所以总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一看到他们犯错,就咬牙切齿、声色俱厉地批评,久而久之,相看两生厌。
比如世杰,因为那次的冲突,我心里对他有点排斥,处处看他不顺眼。
今天下午的语文课堂上,学习《雨的四季》,我问了一个问题“第一段总说雨的特点是什么?”世杰手高高举着,我让他回答,他的答案很正确。
晚上抄记叙文的阅读技巧,我看他的书上是空白的,他说是因为之前请假了,我让他自习课时借别人的书,他答应了。到第二节自习课时,我去教室,看到世杰拿着同桌的课本正在认真的抄写。
看到他专注的神态,一丝不安的情绪涌上来。是不是我太苛刻了?毕竟他们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天真烂漫,犯错误是免不了的。他们的可塑性极强,如果用心教育他们,其实都是能成才的。
静下心来想想,这些所谓的差生并不是不上进,他们同样拥有一颗火热而真诚的心,他们同样需要自我发展和被接纳、被肯定。只不过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而已。这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急是急不来的。
所以以后再面对难管的学生时,与其愁眉不展、抱怨连连,不如换一种心态,一种思路来和学生一起成长。
让自己学会等待。静待花开,在“等待”中,“爱”才会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在“等待”中,学生才能自我纠正、自我提升。
清朝袁枚有一首诗《苔》,诗中说“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是啊, 如米般大小的苔花,在太阳晒不到的潮湿角落里,默默无闻......但当你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却发现苔花虽小,但也能像牡丹一样绚丽绽放。
自然界中小小的苔尚能有如此美好的愿望,我应该相信学生们内心深处都有渴望成功、渴望开花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