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6.《敦煌》之《探险者来了》随想

16.《敦煌》之《探险者来了》随想

作者: 与谁闲坐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23:11 被阅读0次

        敦煌,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心头的伤口!

        若干年前,看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清楚地记得开篇就是《道士塔》,后一篇是《莫高窟》。他对敦煌的文化怎样阐述已经淡忘,但是那份遗憾与失落深深地烙在心底!当时对大漠中的辉煌心生向往,虽然彼时对她了解非常非常有限!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想法就慢慢地埋在了心底里。

        前一段时间看了《河西走廊》,纵横上下方圆,终于弄清楚了历史变迁。今天,又看了纪录片《敦煌》的第一集《“探险者”来了》,感慨万千!

        纪录片的第一句就非常的扎心:“'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拿到欧洲去呢?'当这位英国人第一次展开他在中国搜集到的文物时,当地的官员只是淡淡地问道。”这淡淡的语气成为一百年来中国人浓得散不开的忧愁,一百年后依然那么沉重!

        一百年前,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时,悲剧就已然注定!他写给慈禧的信注定得不到风雨飘摇的帝国统治者的重视,敦煌注定会被虎视眈眈别有用心的列强觊觎!多想高声对打开藏经洞的道士大喊“不要!”他穿过历史的风烟疑惑不解地看向你,他怎会明白阿里巴巴宝藏的大门在不合时宜的时间打开,宝物遗失散落就成为了它的宿命?!

        据说王圆箓是一位有着菩萨心肠的湖北人,半生流离中阴差阳错成为了敦煌的守护者。一百多年前,这个不识字的来自中国底层农民式的道士,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的存在,注定了无力保护好她们。事实上,我们无法苛责他,那样孱弱的旧中国,官方无力也不想保护它们,更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我们现在又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他呢!谁人不是时代的产物,谁人不是在时代的洪流中无能为力呢?可是,可是,我们还是那么希望她继续沉睡在孤烟直的大漠,看长河落日,等中国人自己来找寻!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1907年春天,英国人斯坦因还是来了!逆玄奘西行的路向着东方来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这片被当政者遗忘了的丝路重镇!在与王圆箓的较量中,斯坦因用玄奘的故事欺骗王道士,小农民的狡黠败下阵来,最终,斯坦因用200两银子骗走了九千多卷文书和五百多幅佛像绢画,24个大木箱里装满了经卷和绢画!很快,王道士又迎来了法国人伯希和,他看到敦煌经卷时激动地说“今天是个节日”,可是,对于中国文化来说,那是“劫日”啊!最终,他用五百两带走了敦煌七千多卷文物!1909年冬天,清政府下令将剩余经书运往北京,并没有装箱,仅仅是用草席草草遮盖,一路都有经卷丢失!到达京城后又被押送官员挑选精美者占为己有,怕人发现又一分为二的破坏!心痛啊!后来,美国人来了,俄国人来了,日本人来了,敦煌文物散落世界十多个国家!有人说敦煌文物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最隐最密,藏于中国者最散最乱!看到这里,心绪何其复杂!敦煌经书的命运是幸呢还是不幸?该谴责谁呢?强盗呢还是国人,一时间竟没有了目标!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每每读到这一段,总想穿越进去,改变它的走向,拥有全新的脉络!面对敦煌文物的散遗,愿望更强烈!偌大的中国,谁能认识到敦煌的重要性而来守护她呢?

        纪录片的最后一句这样说:“这一年,一个在法国学习绘画的中国人常书鸿从战火中来到了敦煌,从此,西方人在敦煌的探险史结束了!”听到这一句,泪目!

        看完第一集,切身感到国力衰弱的痛苦,吾辈当自强,辈辈当自强啊!从而我产生了从来没有过的职业崇高感,再也不会妄自菲薄,我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又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要用手中的粉笔,教好每一位学生,守护中国文化,守护美丽中国,守护祖国未来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敦煌》之《探险者来了》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py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