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情是世界文学母题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名族,任何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不约而同地有大量关于爱情的表述,是世界文学母题之一。《诗经》也是一样。
《诗经》是现存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至春秋中叶共305首诗歌。《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以“风”的部分价值最高。
风,即民风。“风”的作品是从民间收集而来,是在民间传唱已久的作品。这些作品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最能反应老百姓的生活和心声。
《诗经》中写爱情的作品很多,最多的就在“风”里!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很多人知道《蒹葭》可能是因为邓丽君风靡一时的《在水一方》。这首歌由琼瑶作词,竟直接将《蒹葭》译成了白话,使这首诗家喻户晓。
《在水一方》很美,但最美的还在《诗经》里,必须好好地读一读原文才能体悟到那种让人怦然心动的感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轻轻一读,内心便再也无法平静了,眼前立刻迷蒙一片,秋水伊人的意境便在脑海中展现出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蒹葭就是芦苇,“苍苍”“萋萋”“采采”都是繁盛的意思,“白露”用来交代时间已经是深秋了,“为霜”“未晞”“未已”乃景中含情,写出了清秋之凄美,也表明了时间的推移。
有人会质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分明就是在写芦苇,写景嘛,那里有你说的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
其实这里以景物起兴,营造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
“兴”是一种表达方式,是诗经六义之一。什么是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也。意思就是先说其他的食物,从而引出想要说的话。
诗言情言志,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里说过,中国的诗歌作品讲求“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无非是为了烘托情感。
《蒹葭》也是如此,这里即先言“蒹葭”,从而引出对“在水一方”的佳人的思念。
因此,无论是芦苇苍苍、白露成霜,还是秋风乍起,都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痴迷与惆怅。
3,求而不得的爱情更动人心弦
曲折便见风景。这首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为一份感情设置了重重阻隔,表现了追求的艰辛和求之不得的怅然。
知道思念的人就在那里,可是中间隔着茫茫的河面,苍苍的芦苇。它们将主人公与“伊人”隔在两个空间,不论你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她都在水一方,看得见,摸不着。
“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思而不得见……虽然不得见,但是知道那个人就在那里。无奈中又缠绕着一丝丝甜蜜。
爱情美好和折磨人的地方大概就在此处吧!
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让人心焦,让人心急难耐,却又保留着一份期盼,斩不断理还乱……
关于《蒹葭》的主题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在讽刺秦襄公不能以周礼来巩固秦国的统治。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在惋惜朝廷想招隐士而不得……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都是因为这首诗写得过于朦胧。“伊人”是谁,身在何方,这些关键问题都没有明说,才有了诸多解读。
不过,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当成一首情诗来看。我也这么认为,这么美的意境,无论如何,我都宁愿的抒写的只是爱情!
4,除了爱情还有更多的东西
《蒹葭》表达了主人公对倾慕对象执着的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惆怅。这是一份“爱而不得”,是爱情最迷人最美的状态,后人写这个主题的非常多。比如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挣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缝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已成疯狂的海洋,你却是冷静的月光。你明明在我的心中,却又高高挂在天上。我不息地伸手抓拿,却只生出悲哀的空响”这是郭沫若老先生的作品。
最动人的爱情诗大多有这样的特点,倾诉这种爱而不得却又不愿放弃,执着追求的忧伤和心愿。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屈原。屈原的作品里喜欢写香草美人,比如《湘夫人》。只不过屈原的诗歌不能算作爱情诗,它们更多的是算政治抒情诗。但有一点大家是共同的:借美人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蒹葭》也有象征意义,“伊人”不单是指思慕的对象,她已经成为美好意念的象征。
谁不是这样呢?心中时常着梦想,也曾为之倾心付出——虽然这付出最终变成了一声叹息。
这一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涌现一大批这样的作品。比如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戴望舒的《雨巷》等等,就是其中的典范。
有一回在一家书店里,也许是去的时间不对,店里只有我一个顾客。音响里放着《在水一方》。音量开得很小,若有若无的回旋在书店里,伴着冬日下午斜斜地落在书桌和书架上的惨淡的阳光……一下子就感动了我。
我抬头看书店老板,是一个清瘦却高的中年男子,手指修长,低头在翻书。我便无声地笑了,也低头去看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意境正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