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作者: 红红9180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18:01 被阅读20次

八月,接近最后一天。阳光甚好。秋日暖阳徐徐照耀着办公楼,高远湛蓝的天,悠闲地飘着几朵白云。中午上班时间到了,不紧不慢的同事三三两两进入大楼。

坐进工位,下意识地动一下鼠标,睡眠中的屏幕被唤醒。一切照旧,春夏秋冬,行云流水,波澜不惊。上半年有老同事到了退休年龄,顶着一头白发告老还乡、怡情逗孙去了。周围年愈50的几位也日日数着这一天,天天喝茶聊八卦,增补的小年轻各自埋头在自己的工位里,一天也不怎么发声,一片祥和。机关的生活,安详平静,一眼望到了头。

这里是一处世外桃源,源内的人们自吟自唱、自斟自酌,习惯了这片山水,自动堵塞了出山的那个口。谁也不愿意出山,同时也不渴望山外的人来串门。日日夜夜,年复一年,自我感觉甚好。

莫一日,山外有人挪动一下了那个口,泄一缝隙。隔着缝隙,源内之人惊讶于源外的五彩缤纷、光怪陆离!何为斜杠?何为杠杆?……源内源外两个天地。源内只晓得一心捕鱼最后是专家,哪曾想源外早已从织网、打捞、捕鱼到深加工一条龙思维的复合型专家。人才结构的裂变、供需多元化,已是惊掉了源内专家的下巴。原来歌舞升平、渔歌唱晚不是一个人独乐乐,各自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前日,与女儿在回家途中闲聊到土美贸易战。9岁半的她不懂通货膨胀,听我大概说了一下后,自己链接到《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战乱中的三毛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饥不择食、饥寒交迫,当时一根油条要1万,一个洋娃娃要10万。她嫁接的这个情境倒也用孩子的思维理解了通胀和贸易战。回家后立马提笔给为父为母分别书写家书各一封。叮嘱我们俩要勤奋好学、努力工作,不断晋级,而她自己也要更加努力,大致就是全家要协同努力,共同致富。小小的孩子自然不懂财富的真正意义,她只是通过张爷爷的漫画,看到了一根油条给三毛带来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寒冷的冬日,三毛光着上身,裸露着一根根肋骨,穿着开腚短裤,望着对于他来说天价的油条唾沫长流。而财大气粗的富贵夫人,烫着卷发,身穿华丽旗袍,踩着高跟鞋牵着肤白唇红的洋娃娃般的闺女,目不斜视径直走进百货商店的大橱窗,轻点右指便成交了一个10万的洋娃娃递到闺女怀里。十万根油条从三毛眼前飘过,而肤白唇红的洋娃娃闺女怀里拥着塑料洋娃娃,抬着下巴扬长而去。  而后,我们给女儿也回了一封家书,除了勤勉的话语完,提醒孩子每日一定要坚持观看新闻联播,用自己的视角去感知这个世界,让更多的光泄入源内,早早地认识USD\GBP,让她明白为何等于号左右悬殊如此之大。少年强则国强!

理财营泄入源内的光太多,照耀滋养着我,改变着我的元认知。我们的手机、电脑、家电乃至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切吃喝拉撒,从来都定期更新、替换,且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紧跟时代。何曾想过,自己肉身的这个操作系统是否有过相应的升级?仿佛披着名车的身躯载着拖拉机的内核,粗喘着奔流在高速路上。车水马龙呼啸而过,自己能跟得上这个时代吗?是希望自己活在未来还是现在?

待迟暮之年,最好的一幅风景应该是------早已财富自由,真正归隐源内,坐着摇椅,欣赏着“茅店村前,皓月追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的山水田园画。那时,才是甚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花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sd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