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87675/036d74c73d894031.gif)
只有经历这场斗争,我们才有希望真正建设起自己的国家。在斗争过程中,土地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更加生死攸关的问题。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土地改革,解除农民的痛苦,我们与外国侵略者斗争的胜利才能有保证。现在日本入侵,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打破过去在土地问题上的恶性循环。成千个村庄,像开弦弓一样,事实上已经被入侵者破坏,然而在它们的废墟中,内部冲突和巨大耗费的斗争必将终止。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之上。我衷心希望,未来的一代会以理解和同情称赞我们,正视我们的问题。我们只有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于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江村经济》
最近,在一点点翻,据说有无数个同名兄弟的王二全集。往往在自己喜欢的书的字里行间,总能够找到一些书和作者,这些也有很大可能会成为自己喜欢书和作者。于是,就能够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书单。
王二提到了包括像查良铮,王道乾,卡尔维诺等人,当然还有,要提的这本《江村经济》的作者费孝通先生。
小书一本,闲暇时间就看完了。于是,做做笔记,看看近百年过去,与当时中国的乡村比,现在中国社会有哪些大的变化。
序言
首先,在这本书中,费先生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位于太湖湖畔,以蚕丝业为主业的开弦弓村进行了剖析。当时,它正遭受到国外工业革命对国内乡村手工业,特别是蚕丝业,的巨大冲击。
此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这个在新旧力量对抗下巨变村庄的分析,得出当时中国应当如何组织有效果的行为,才能让中国在新冲击下生存下来。
在对这个村子的一步步探索中,慢慢也引出了很多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介绍。
其中包括,最基本的家单位,以及它的财产与继承。然后慢慢扩大到更远的亲属关系,再到户还有村单位。
介绍完了这些社会单位,便开始提起当时的生活状况,职业分类,劳作细节,土地情况,农业,贸易,还有全书最重要的蚕丝业章节(此章最能体现出,新旧力量冲突带来的农村巨大变革)。
对全书总结之后,虽然蚕丝业章的分析确实很精彩,但是对于没有切身体验的我来说,反而是通过各章透露出来的与现在大不同的一些社会制度,给我留下很大印象。印象深,也比较有趣的几点是:
1. 中国妇女的地位的大幅提高(至少大部分城镇地区)
2. 一个家庭中舅舅的重要性的降低(本人就是一群小屁孩的舅舅😅)
3.费先生对当时情况的精准的分析与预测,还有其体现出的胸襟
还不快跪下,把钱交出来
所谓“香火”
首先,对家的概念中,香火这一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何谓香火,即传宗接代。为了什么呢?
- 向下是传宗接代
- 向上是孝敬老人,给祖先烧香
但这样导致的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娶媳妇生孩子期望是大于婚姻的,如果在没有完成这个期望的前提下,夫家是可以随意抛弃媳妇。
所以在,生小孩之前,特别是男孩(所谓母以子贵),一切都是未定的。包括,男方与女方家族的联系,也是在小孩出生后才能得到正式确定。
婆媳冲突
正因为香火,所以当小孩出生前,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些婆媳冲突的话。至于原因看看各档家庭纠纷节目就知道了。这方面,百年过去倒是没太大变化。
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婆婆手中的权利要大的多。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媳妇,可以肆意对待,如果实在看不惯,也可以直接让她走人。
也就是休妻,通常由婆婆提出,甚至可以违背儿子的意愿。找些理由,如儿媳通奸,不育等,就可以休妻了,这种情况下儿媳不能要求任何赔偿;即使是没有理由的情况下,也只需要给女方60到70元,大概相当于当时办一次葬礼的钱。
而作为儿媳对这种行为,是没有任何权利来反抗的。除非说服了自己丈夫坚定站在自己这边,然后进行分家。
除了无法对被休反抗,媳妇也无权提出离婚。她能够做的一个是,逃离到其他地方去。之前读到《穷时候,乱时候》里面,写了上世纪初,山东河南地区的一些的事,其中有些媳妇出逃,甚至婆家会因为顾忌自己名誉,帮组抓捕带回来。
不由想起最近看过的一部印度电影,当然不是《摔跤吧,爸比》,而是《炙热》(Parched ) ,关于印度乡村女性的电影,电影所描述的,却是要比这里所说的更糟糕。如果说看完《印度的女儿》是无比愤怒的话,那么看完《炙热》感受到的只能是无比绝望。
和现在印度比起来,不得不感谢我党在女权方面的作出的巨大努力。甚至,与现在的日本相比,很多地方确实也要平等很多。
除了出逃外,媳妇还有一项选择,那就是,自杀。通过自杀的威胁,可能夫家会因此感到害怕,她变成鬼魂来报复,或者婆家兄弟们的报复,于是言归于好。只是这样子,反而更加显得可悲,唯一反抗都只能用死来进行。
当然也有些不怕的,比如在《穷时候,乱时候》里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个夫家不停地恶劣对待娶来媳妇,连着逼死了几个媳妇。之后又提亲,结果碰到了一个武力值爆表的媳妇,直接把夫家一家人都揍了一遍,于是大家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可想而知的是,并不是每个媳妇都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两个大男人,再加上一位恶毒婆婆打趴的女汉子。
所以,相比于百年前,现在的中国女性已经多出来了很多选择权,也可以更加平等地来和夫家进行交流了。
如果不满意的话,那就直接离婚嘛。再不济,大多数情况可能就是分家了。现代社会的家庭概念已经由过去的三代同堂,也慢慢转变成核心家庭的模式了。
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是太需要担心太多婆媳问题。
夫妻不亲
正是因为上述的各种情况,导致在生小孩前,媳妇地位是很不稳定,所以夫妻关系也是很不稳定的。
所以,即使结婚之后,在小孩出生之前,夫妻之间是很少有感情投入的,很少有交流的。至少在表面上来说,在其他人面前时,丈夫甚至不会直接和妻子说话,而是通过他人来传话。
只有当小孩出生之后,当两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稳定,这时候夫妻之间的交流才会慢慢多起来。这时候的称呼,也一般是“孩子他妈”。
上山丫头与回乡丫头(表亲婚姻)
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婆媳关系,导致的一些有趣的说法,比如这里要提的上山丫头和回乡丫头。
上山丫头:嫁给父亲姊妹的儿子。上山意味着家庭的兴旺。
回乡丫头:嫁给母亲兄弟的儿子。”回乡“意味着又回到本地的意思。这种婚姻被认为是不好的。
其实如果用婆媳关系来解释的话,就是。
上山: 你的婆婆就是你的姑妈,很多话都好说好说,婆媳关系当然也就不会太差。
回乡:你的婆婆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是其一。再来,这个婆婆之前是你外婆的儿媳,之前可能饱受你外婆的折磨,于是就可以趁机报复了。
所以,就算嫁的都是表哥,也是有区别的。新版《天龙八部》里面,王语嫣就算是上山了,婆婆是自己姑妈。
私房钱的来源
还有个比较有趣的话题是,书中提到的私房钱。
现在一提私房钱,必然浮现出来的就是,老公脱得精光,穿着内裤跪在搓衣板上,抱着老婆的腿,大喊“老婆,我下次再也不敢藏私房钱了!”
但是私房钱这一说法,最早却是由媳妇这起源的。也就是,现在插着胸,仰头站在搓衣板前,享受自己无上权利那位。
首先因为,在中国社会单位中的财产分类中,是没有个人财产分类的。最小的一级就是,家庭财产。
而一个家庭的财产,都是由这个家庭的家长进行支配。而这里的家长,也不是现在对小朋友们说的家长,指父母。而是,一个家庭中地位最高的人,通常是丈夫或者老父亲。
也就是说,媳妇自己挣得所有钱,都得上交家庭的,这时会有婆婆监视着。除了自己能够保留一些诸如嫁妆的“私房”。
如果偷偷保存下来的钱,就叫做私房钱了。和现在的情形相比,只用把藏钱的换成丈夫,监管的换成妻子就可以了。
这样对比看起来,确实可以感觉到很大的女性权利的变化。当然,实际上根据我的一些了解,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很多情况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但是,至少在现在中国大部分区域,还有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这些百年前的糟粕已经很少有了。
-舅舅!-哎!-抱! -好嘞!
在这本书中,各个章节描述里面,除了儿媳妇会反复出现外,还有一位神秘人物也不停的出现在各章各节中,可所谓无处不在,怒刷着自己的存在感。
那就是,舅舅!
舅舅啊,能干的事情就多着呢。
孩子满月来客要有他;给娃起名的也是他;陪着孩子第一天去上学见老师的还是他;娃以后要结婚了,舅舅也要准备贵重礼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旦孩子和家长出现了什么冲突,他将是以光芒四射的孩子保护人的身份出现,来调节冲突,甚至当事情闹得不可收拾,要分家了,中间调解人也是他。
这个身兼数职的神奇多面手,到了现代,又如何呢,与女性地位提高相反,舅舅起到的作用慢慢变小了。
比如说,作为一位现役舅舅,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当孩子免费运输机,免费举高高机,免费沙包,以及多功能巨型玩偶,还是皮厚肉糙那种。
一旦被发现手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还得乖乖上交外甥和外甥女们。小祖宗们,饶了我吧,说好的娘亲舅大呢。
正因为,现在都干着这些尽失尊严的活,不由开始仰慕百年前舅舅这个伟大职业的光辉。
也开始疑惑,为什么是舅舅会获得这么高的地位,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为什么不是叔叔,伯伯呢?
于是,就去查了查。其中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是这个。
舅舅是和外甥唯一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男性亲属!!!
无论是叔叔伯伯还是兄弟,和外甥本人,都是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的。这一点在分家和继承中特别明显。
传统的中国家族因为死亡率很高,经常会有过继的情况,过继谁不过继谁,就是严重的问题。分家的时候也是,财产怎么分配,都是大问题,里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知凡几,简直可以打出狗脑子来。父系家族中所有男性,都是潜在的家产争夺者,这是关键。
舅舅是啥?舅舅是一个有血缘联系但是没有财产权利的外人。他是超脱于父系家族之外的。所以对于外甥来说,舅舅是最能被信任的天然的代理人和保护人,是外甥最可以依靠的外援。
对叔叔伯伯,还要藏一手,舅舅就是无条件信任。舅舅比叔叔伯伯亲多了! -- 知乎,十号胖狐狸
书中关于财产一段也提到,有时候因为没有子嗣,或者是男孩突然死亡,如果不想让家族中的人继承自己财产的话,一般都会选择收养,或是招入“ 黄泥膀”。即儿子成婚后死去,为死去的儿子找一个替代人作为儿媳妇的后夫。而亲属也会为了自己的财产继承权,对这种情况进行百般阻扰,之后最后双方妥协。
看完舅舅的重要性,瞬间又感觉到了自己这个职业的伟大。但是,反过来说,因为现在的中国封建家族制的消亡,所以这种舅甥关系才会慢慢被削弱。比如说,我本人的话,就是在叔叔那里也受到了很多照顾,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费先生的成功分析
上述的两点,从不同角度稍微比较了下百年的变化,但是总结起来都可以说成是基本社会制度,家族制变化导致的吧。相信除此之外,也还有很多值得一说的方面。
当然除了这个家族制消失,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便是这本书最着重指出的土地制度的改革。
传统农村社会中,看天吃饭,一旦遇上经济萧条,农民交不起各种租金,不得不借高利贷,之后不得不出卖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偿还高利贷,租借地主的土地,更进一步地被剥削。到最后,收入将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这也是,当时中国农村最基本的问题,人民饥饿问题。
于是便有了,这句,“驱使百万农民进行英勇长征的,其主要动力不是别的,正是饥饿和对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
而共产党运动的实质,也正是由于农民对土地制不满,引起的一种反抗,所以才有与苏联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情况的出现。
对于解决这个人民的根本问题,费先生提出的是,先通过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来缓解农民的痛苦。
之后,通过恢复农村企业,来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和平地解决工业扩张对中国传统工业带来的巨大冲击问题。
事实证明,之后的历史,也很大一部分是按照土地改革,还有之后的改革路线进行的。至于邓公有没有从此书里获得一些启发,那就不得而知了。
全书最后一章最后一段,也是此篇开头那段引用,最是震撼,一个具有伟大洞察力和高尚良知的学者跃于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