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认识辛老师,要从那样一个春日里看到他的一篇文章_____《我的老土生活》。偶然发现这篇文章,大概是因为只要看到有字儿的书或者纸张我从来都要拿来翻一翻,读一读。
因为杂志放在时任办公室领导景老师的办公桌上,为了一次把这篇文章读够,下了班,大家都回家了,我一个人生生读了三五遍,读第一遍,我被辛老师幽默的文笔逗笑了,读第二遍我哭了,再接着读,我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下其中的一些片段,到最后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我从作者简介拍到文章最后一个字,我想,日后若想继续翻看,存在手机里还有个念想。
《我的老土生活》一文,并没有什么宏大的主题,而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同时也是作家)对于生活的感恩,对于资源(水资源、粮食资源)的节俭,对于亲情的珍视。
经常在报社偶遇辛老师,他总是弯着腰,胸前挎个小包,手里提一个装酒或者装点心赠送的袋子,其余的从不多见任何一样装束,大冬天,他和普通的老头儿一样,头上戴顶帽子以御风寒。
辛老师在《我的老土生活》一文中说,他对吃从不讲究,一碗粘面,油一泼,辣子、盐一调就能行,他在文章中更是用"奶奶小时候给他们煮霉霉挂面"来记述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一段,我记不清自己看了多少遍,看一次,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只有苦过多人,才能了解那份痛彻心扉的心酸。
他写他招待自己的同学,从来没有奢侈,简单的饭菜让人心生喜欢,去景点,就是去咱们咸阳的马尔代夫,论车,他也只是开qq.在生活上,他家常年都有一个存放淘菜水等能再二次利用的水桶。在用电上,更是热得实在不行了再开空调。辛老师的"土"让人觉得实在和亲切,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就是这样的吗?
而更深层次的含义,我想还是他老人家作为一个老党员那份严于律己的心。他在文章中用不长的篇幅引用了《开讲啦》其中的一段话,大意就是我们国家每年浪费的水和粮食够很多没有水的人使用。粮食亦是如此。在这个泱泱大国中,节俭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光盘行动"这两年更是深入人心。
一个作家在生活中的面貌就是他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的思考,我很庆幸,自己身边能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用他的笔传播他思想的火花。
周五下班,坐在公交车上,看了辛老师的另外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他那一年丢了订教育周刊的约9000元钱,但是他的思想第一是不敢让抽大烟的烟民捡了,最好是由那些需要钱的好人捡走,能够真正帮助他们些什么。他说回到报社后,别人问他为啥丢了钱还不伤心,辛老师说"心态"是他面对任何事情的根本。透过这件事,更可以看到辛老师在丢钱之后对于穷苦人的恻隐之心,最好是让那些需要治病救人的人捡了去。
认识辛老师,大多都是从他的文章里,一次吃饭的间隙,看到辛老师,我立马像追星的少男少女般看到自己的偶像一样激动,"辛老师,《我的老土生活》我读了三、五遍,真的太喜欢了""我那不过是逗人笑呢。"辛老师微笑着、淡淡地说道。
一次报社停电,在食堂吃饭的人少了很多,无意间再次碰到辛老师,他手里端着个小盆,看到桌子上剩的稀饭,他直接舀了一碗,"喝不完太可惜"。
看到辛老师,总让我想起老家农村里的爷爷或者伯伯,他的文章中没有说教,却用一个作家滚烫的心教会你思考,教会你热爱生活,甚至从点滴中让你明白一个老百姓所能实践出的家国情怀、家国大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