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1.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政治:新兴地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主政治制度。
3.军事: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
4.文化:私学兴盛,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二、性质
地主阶级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
三、导火线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各国会盟,拒秦参加。
四、时间
BC359——BC350——BC338
五、目的
富国强兵,统一六国。
六、人物
秦孝公,商鞅
七、内容
1、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
2、政治:①制定秦律;②迁都咸阳;③废除‘世禄世卿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④废分封,普遍推行县制;⑤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军事:①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4、文化:①燔诗书而明法令;②禁止游学;
5、社会习俗:①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共居一室;②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
八、特点
①措施最全面;②实行最彻底;③历时最长久;④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⑤战国时代影响最深远;
九、结果
BC343年,富强之国,天子送礼,各国来贺。
十、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合乎秦国国情(根本原因)
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坚强后盾)
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取信于民、赏罚分明、执法如山、法不阿贵的大无畏精神)
(个人努力)
4、固有文化低,易吸收较高的文化(认同法家)
5、内容行之有效,深入人心。
十一、作用
1、积极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
②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③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条件。
2、局限
①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 的剥削和压迫,特别是连坐法。
③变法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④其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一直延续到秦朝,秦的暴政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
十二、类似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