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介绍
“为他点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企业社交场景,当下属、同事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没有什么比来上一句表扬更能拉近跟这位同事的关系。不过,“为他点赞”这个动作虽然本质上都是为了建立更好地社交关系,但分别从管理层和普通员工这两个角度出发来看却有不一样的意义。
作为管理层,“为他点赞”是一个反馈工具,可以起到鼓励员工的作用。同时它也可以是一个管理工具,现代企业内的个体,不再依赖组织,而是更依赖自己的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作为普通员工,如果“为他点赞”仅仅是停留在,“因为工作做得好而获得领导表扬”的话,那会是一件很无趣的事,甚至会有“为什么我要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换领导表扬”的想法。而如果可以在“为他点赞”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强化社交属性和可玩性(如:攀比,物质满足),那将改变员工对点赞这个事情的看法:“因为我做得比别人好,所以获得最多的赞,同时因为获得更多的赞,所以我能比别人兑换更多、更大的礼物”!从而更愿意参与获得点赞的工作里面来。
增加一个点赞排行榜,不为攀比,不为社交
排行榜在游戏里面是一种常见的反馈手段,把排行榜引入到“为他点赞”功能里面来,本身也是把这个企业社交场景游戏化的一个过程。职场生活里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即使大家互相不爽但也不能表现出来,即使很想把对方比下去但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不然就会显得太不“成熟”了。如果仅仅是排行榜,那大家肯定也会本着“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互相点赞,那这个排行榜将会沦为“拉赞”的名利场。
如果让“赞”成为排行榜里面此消彼长的“流通货币”,那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大家拿着有限的“赞”会认真思考对方是否真的把工作做得足够好,好到愿意把自己的“赞”给他。在这里社交因素的影响会被大大减弱,因为强化了利益因素,让人本能地从“自私”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即使这次去“拉赞”,别人给赞,那下次出于维护这种社交关系的顾及,还是要把“赞”还回来的。而且,如果因为维护社交关系而把赞给出去,万一对方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下次不”赞“回来,那岂不是亏大了”!
在这样一个“零和游戏”里,排行榜仅仅作为一个反馈系统,让大家知道最近谁把工作做好了,得到了其他人的“给赞”认可。
增加“以赞换物”的设计,让获赞更有动力
“赞”就像货币,企业可以在固定周期(周/月/季/年)投入相应的“赞”预算。这部分预算可以来自单个员工每月的福利费。取代掉让员工每月拿到自己不能选择的福利(或甚至根本就拿不到,预算以部门费用发放),让这部分员工预算能起到激活员工的作用,同时又能给到员工对福利的自主选择权,甚至提前兑换权,这样岂不是更能发挥这笔预算的最大效益?
获得荣誉和获得物质奖励都是不可长久的精神满足,但获得同一个荣誉的满足度比因为同个事情获得不同奖励的满足度持续的时间更短。所以能容易跟获得物质奖励划等号的荣誉,不能算是马斯洛原理里面人追求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最多只能算是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一个小里程碑。所以,“点赞”更像是量化成就的标尺,要推动员工去不断书写新高度,还需要通过物质满足去驱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