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小学里老师最嗤之以鼻,学生最爱用的题材之一就有学自行车,也有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当然,还要配上用烂的开头,回忆或像珍珠或像夜空里的星星、海滩上的贝壳,数不尽但总有最深刻、最明亮的一颗。之后又衍生出学烧菜、练长跑等更多素材,记不清用类似的花样套过多少标题,写的顺手了到最后添油加醋,也能偶尔拿下高分。
生活终究不是试卷,没人会打分。在作文本上艰苦骑车,咬牙练习到最后绽放的笑脸和懂得的道理,我一样没有。不会骑自行车算是童年的失误,等到最近要搬家,迫于生计了,眼下必须掌握,才懂吹过的牛就是要还的债。于是,补起了小学的课。大家都说不难,一只脚蹬着练着找到平衡,身体适应有肌肉记忆了,学会了。大人们也都是小孩子时晃着荡着骑会的。害怕摔,脑袋里的三个字硕大醒目,我想就算年长,也有长不大的恐惧吧。学车是不难,可怎么会比编个故事简单。每个人都经历过吧,抖抖霍霍地握着龙头,双脚交替地向前慢慢推,后头幸运的可能有大人扶着。熟悉过龙头的左右摆动,再试着一脚踩在踏板,另一脚向后蹬。直到稳稳地两只脚踩起踏板,大人一放手,基本掌握了。花了三天的下午,虽然还生疏,双脚蹬上自行车的时候感受到了爸妈说的自由,挺喜欢。
在楼下蹬到汗流浃背,从紧绷到舒展,感觉好久,没有一个人这么爽快地学新技能了。巧是巧,小区里总有几个小孩带着头盔骑着小车,一脚瞪着经过时说不出的滋味。这个多次写过骑车经历的大姐姐,本应是经验之谈,却还是班门弄斧。不过依旧,学的快活。在作文几百字里就叙述完毕的故事,真真实实地感受,真真实实地流露,不失文字最大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