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研修主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奥秘。
张文质老师说要从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写起。但是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言为心声,“我口写我手”,为什么还不容易做好?是啊,我也追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初中的孩子就不愿意表达了,他们接受了那么多年的语文教育,为什么反而越来越害怕写作文了呢?我教了那么多年语文,我为什么还是没能把文章写好呢?我自己都写不好,我怎么教孩子写呢!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要让学生想表达,我们必须给学生表达自己想表达的观点的机会,不要在自己心里对问题有个标准答案,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去否定他们。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们去积累,拥有更丰富的词语库存。
我要把文章写好,我就要慢下来,去观察我的课堂上学生的生命状态,观察自己的孩子的生命状态,不断去思考教育的问题,思考生命成长的问题,我是一个教师,所以我必须深入思考,静下心来思考,领悟其中的意味,找到我想要表达的词语,找到我想表达的句子,专注于当下,专注于教育。张老师说,笨鸟的优势在于一直飞,笨人的优势在于一直想。那么,我就做一个一直想的笨人吧,用思考去填充我的碎片时间,用思考去充实独处的时间。
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出一本书。我已经肯定了这一点,目标要明确,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写作。
下午的课程中,李淳老师说,教育写作要一边起舞,一边承担。她用四个富有诗意的词语描绘了四个教育者对诗意的教育生活的表达:拾花酿春、观影照心、牧云娱怀、倚树醉烟,用四个词语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教育情怀与责任担当:厚积情感、观察入微、扶持生命、体行不息。在她那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下,我突然发现我那曾经一地鸡毛的教育生活,原来可以那么美好,那么富有诗意。
你在哪里?以什么方式起舞?你要承担什么?以什么承担?李淳老师的这四个问题直抵心灵深处。我也很认真地思考这几个问题,我觉得我要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因为这决定这我以后的教育生活的形态,我希望自己能以诗意栖居,在平凡的教育日常生活之中绽放生命的诗意,轻盈灵动,自由自在地穿行在教育的路上。我要承担的是对生命的成长的托举……首先要去想,去做,去构思,去构建!
接下来的小组论坛的主题是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写。
在这个环节,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用或朴实或典雅或诗意的语言去表达,真诚地呈现自己的状态。本来说好了让我和潘老师一起去分享,于是在分享的环节,我就在一边倾听其他小组的分享,一边思考,我们要怎样表达清楚我的观点呢?
就在我认真构思的那一瞬间,我竟然就成了班主任蓝蓝园长姐姐的猎物。她真是一个狡黠的猎人啊,我根本没想到还会有点评环节,她竟然冷不丁地就点我上去点评,还三分钟!那一瞬间我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我飞快地在大脑里思考,刚才她们说了什么,我明明听得很认真,我也很佩服和欣赏她们的表达,这时候竟然一个关键词都想不起来。天呐,我不会真的要站上去啊啊啊三分钟吧?
硬着头皮走上去,我首先简单地做自我介绍,然后说了一下当下的心情,忍不住笑场了,这也太意外太惊喜(惊吓)了。然后我调整好状态,看向刚才发言的老师向她求助,很贴心地给我提示了关键词,我就着关键词,飞快搜索记忆库存,并用上今天所学的张三点即兴编了一通。终于那个提示时间到的公鸡打鸣声响起来了,这个点评就这样结束了,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没想到我这么害怕即兴点评的人,也能临时发挥了一把,居然不用啊啊啊,完成了三分钟讲话。其实我还得感谢蓝园长姐姐给我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我知道了要认真听,并且记下关键词随时做好发言的准备,那是对发言的小伙伴的尊重。
最后晚上是《父母的关键认知》的读书会,我们用了20分钟去阅读我们喜欢的章节,接下来就轮流表达自己的读书感悟。我也在阅读倾听中获得了对生命成长和生命教育的感悟。
这两天的学习就像我之前画一幅画的经历,从最初的一张白纸到画上轮廓铺上大色块,描绘出细节,教育写作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丰富。从不知道写什么到明确可以写什么,怎么写。我就从写好一行文字开始吧,就从把我现有的文章一字一句地去修改开始吧!
很期待明天的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