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30天读30本书,挑战第4本《深度工作》

30天读30本书,挑战第4本《深度工作》

作者: 书虫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21-11-05 09:59 被阅读0次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工作的日常经常是,时不时就被手机蹦出来的信息吸引走注意力。微信跳出来工作群组信息,跳出来好友信息,微博跳出来热搜信息,头条又跳出来爆炸信息…

    凡是跳出来的信息,都有个吸引我们眼球的标题或者配图。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就这样被一家一家大公司们瓜分了!再加上我们平时刷个朋友圈,刷个抖音,刷个微博,说好的上网找资料呢?怎么就迷失在信息的大海里了呢?

    这些日常都在说明,我们工作中的专注度严重不足,并且缺乏提升专注度的训练。

    而专注度的缺乏,直接导致我们无法进行复杂有深度的工作,从事肤浅并很容易被替代的工作。这也就导致了,在越来越苛责的市场环境下,无法进行深度工作的绝大多数人,会被取代和淘汰。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不是标题党,而是在世界各地都在不断上演的现实。麻省理工的一位终身教授,就科技高速发展,大众的工作能力却日趋下降这一现象,提出了深度工作的主张——《深度工作》。

    作者结合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被各种信息所裹挟,沉迷其中却不自知的现实,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提出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也是罕见的,并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哲学三个角度论述了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并用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给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以训练大脑,转变工作习惯,使普通人具备深度工作的能力。

    如作者在书中:“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1、用进废退

    人到中年,越活越觉得,人生拼的根本不是天赋异禀,最终决定做事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你付出的努力,你专注的程度。大脑就是这样的设计,用进废退。你在某一方面越强化它,它的神经元就越发达。

    反之,当我们重复日复一日不费脑子的工作,比如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或者任何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大脑就歇着了,它瘫在那不转的直接结果是,我们会变傻。

    变傻的表现就是我们无法聚精会神。越来越分散的注意力,集中不了精力,怎么能够解决那些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够解决的复杂问题?怎么能够驾驭那些需要深入里面才能看到的关窍的复杂工作?

    因为我们越来越肤浅,越来越可替代,所以,失业在所难免。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深耕自己。

    2、工匠的使命

    从笛卡尔开始追问人生打破上帝造人的世界秩序以降,到启蒙运动之形而上学所宣扬的个体独立,我们为自己安排了一项任务辨别何为有意义的,何为无意义的。这就有了一种显得恐怖的人生观——人生无意义。打破这种虚无主义很难,但深度工作可以。

    前几年我们经常提到的工匠精神,就可以做到。作者在书中讲到一位车轮匠的故事,并说:“轮匠不会武断地决定手头雕琢的木头那些有价值,哪些没价值,这种价值内化于木头本身以及它即将完成的使命。”

    “工匠的任务并非产出意义,而是培养内在技能,辨别体已存在的意义。”

    3、如何做?

    深度工作的重要性说了很多,但是如何切实落实到生活中?这不是一口吃个胖子能解决的,需要可以训练。作者给出了4条准则,在此准则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发挥。

    a、工作要深入。

    所谓深入,对普通人来说,意味着要有至少90分钟的时间,不被打扰,全力、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每个人有不同的深入工作的节奏,这需要自己找到适合的。比如有人习惯每天设定深度工作的时间段,有人习惯一个月中腾出一周时间,闭关深度工作;更有人随时随地可以进入深度工作状态,这需要摸索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

    b、拥抱无聊。

    生活中我们肯定有自己呆着的时间,肯定有无聊的时间。这个时间不要被信息化裹挟,而是可以利用起来训练专注力的时间。

    作者举的第一个例子很有道家“反者道之动”的意味,他说,“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我们每天工作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工作中,手机响起,看一眼,处理了。再响起,再看一眼,又处理了。然后,我们的工作却还是早晨来的时候那样,一片空白。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分心。

    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我们需要规定处理即时信息的时间或者上网的时间,比如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内,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批量处理即时信息,或者上网刷刷新闻等,在规定时间之外,都是专注的工作时间。这样的划分,将工作和分心分开,使得我们会更专注。

    c、远离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将我们碎片化的时间全部占走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时间为什么是碎片化的?时间不应该是连续的吗?碎片化这个概念是谁创造出来的?切割掉我们的时间,这里5分钟,那里10分钟,但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看起来非常忙碌,真正坐下来想想全是瞎忙,为他人作嫁衣裳。将碎片化的时间出卖给一家又一家的社交媒体背后的公司,换来别人巨富、上市,我们依旧苦哈哈。

    d、摒弃肤浅。

    越浮浅的工作越容易被替代。这个工作你不做,大把人等着做,即便人口红利消失,批量设计的机器人,成本更低,更能做。最终,支持我们扬眉吐气的跟老板拍桌子说:“老子不干了!”的底气,来自深度工作所赋予我们的不可替代性,专注的能力,深耕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意味着我们要将深度工作融入生活,一天中的每一分钟都要计划好,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设置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间,变得不那么容易联系到。

    总之,深度工作是让我们变成精英的一大法宝。刻意训练,不断调整方法,终会使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不仅在经济上受益,更能在精神上充实。[玫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天读30本书,挑战第4本《深度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al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