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期间,有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就是中国科研领域的再次突破。
曾经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的原材料完全依赖进口,而国内对其需求却是极大。
一旦被卡脖子,将在农业、化学、医药、生物等领域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打击程度很可能不亚于美国对中国芯片半导体制裁。
这个原材料就是碳14。我们将在今天的内容中对其进行分享:
1)什么是碳14?
2)它的应用价值有多大?
3)它商用后,能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4)商用批量生产碳14有什么重要战略意义?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具体关系?
关于“中国科研领域突破系列”,我已经做了6期节目,今天是第7期。
前6期节目视频封面
首先,我们先来问第一个问题,这个碳14到底是什么?
1.什么是碳14?
说到碳14会有些抽象,咱们先从离咱们身边最常见最熟悉的东西说起。
我们从小用的铅笔,长大之后结婚必买的钻石,都属于碳家族,学名叫碳12。
上过初中的都有印象,化学里有个同位素的概念。
简单说就是大家都是一个家族,但兄弟姐妹却很多。
就像咱们用的铅笔和带的钻石,都是碳12,他们也有兄弟姐妹:碳11,碳13和碳14。
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数学加法。
这些兄弟姐妹的原子核里都有6个质子,只是里面的中子数不同。
有5个中子的,6+5=11,就是碳11;有6个中子的,6+6=12,就是碳12;碳13和碳14以此类推。
在这个碳家族里,12阿哥化学性质很稳定,很老实,所以能写能画能穿戴;
而这个14弟因为多了两个中子,比较爱嘚瑟,经常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化学性质上就叫有放射性。
好了,大白话说完碳家族和碳14怎么回事,我们接下来再问一个新问题,这个放射性的碳14有啥用呢?
2.碳14有何用?
一听放射性大家都比较担心害怕,马上联想到那个辐射性图标。
这么谨慎没坏处,然而碳14这个放射性和其他放射性物质不同,对咱们的生活的帮助其实还挺大的。
它的应用场景其实挺多,比如在医疗、农业领域。
先来看医疗:
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和卫生,有胃肠炎的人不在少数,医院如何给你确诊呢?就是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怎么做呢?就是把碳14做成胶囊,让你吃下去;然后通过呼气法,来检测体内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
目前我国每年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需求超过3000万人次。
再来看农业:
大面积农作物种植的时候,为了防病虫害是需要喷洒农药的。
那么喷洒后如何去检测农药残留呢?也可以用碳14追踪。
在喷洒前的农药中加入碳14,后期通过检测农作物上碳14的含量,来判断农药的残留量。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碳14有放射性,你把这东西兑到农药里,或者兑进胶囊里,说到底都是会被人吃下去,这玩意儿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啊?
这是个好问题。专家介绍,碳14在应用时放入的剂量其实非常小,本身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这个剂量有多小?等于你坐半个小时飞机受到的高空辐射,或者一次性吃12根到14根香蕉,甚至比你抽一根烟造成的辐射剂量还小。
既然说清楚了碳14的用途,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新问题,中国目前的碳14从哪里来?产量如何呢?
3.目前现状
中核集团中国同辐总经理王锁会表示:“碳-14”目前国内的产值规模在4000万每年,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总产值规模达到了20个亿。
然而,目前我国“碳-14”的供应全部依赖进口,价格贵,而且供应得不到保障。
什么叫得不到保障?就是说我们自己生产不了,完全依赖从外国进口。凡是依赖进口的东西,只能任人宰割。
比如工业原料铁矿石,比如榨油原料的大豆,这些东西都会随着世界各国的产量、供求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的稳定性随意的波动。
咱就说最近的俄乌冲突,这种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就会导致区域安全问题,进而影响原材料的供应。
这次的俄乌冲突已经导致了石油和化肥的断供。
今年的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了。
4.战略意义
别人给你的,永远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自己争取来的,才能坦然而自豪地宣告:这是我的!
所以,只有原材料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够实现随时想要按需生产,对我们来说,才意味着真正的安全。
目前中国的碳14项目,是由秦山核电领衔,批量化生产的。
产量将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将会彻底解决我国“碳-14”自主供给严重短缺的问题,同时还将有力带动我国同位素应用产业链的发展。
为什么选秦山核电站呢?
中核集团秦山核电正高级工程师樊申介绍说: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子通量高,简单说就是中子特别多,与一般的压水堆相比是压水堆的5到6倍。
5.再说两句
你看,中国科研领域的技术革命与突破正在加速迭代和爆发。欧美西方世界的人看不懂,看不明白。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有句谚语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为什么中国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突然一个赛一个的科研成果突破呢?实际上这和我们的辛苦投入是分不开的。
正是因为中国科学家们一代代的卧薪尝胆,终于让我们在今天突然看到一个现象,好像最近两年的中国格外不一样:
在一个个领域里,一项项技术上,科研成果突破现象井喷式爆发,新技术一个一个不断领先全球。
美国人会认为这是偶然,但对中国而言这可都是必然!
正是有了一代代科学家们咬牙切齿地在一片沉寂中负重前行,才有今天的突然爆发啊。
游戏玩家们有句话讲:猥琐发育,别浪。
用在这里很传神!美国松懈了,被中国务实的科学家们给“忽悠了”!
曾经对中国看不见、看不起,到了现在终于看不懂、追不上、来不及,终于傻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