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我意识逐渐萌芽,各种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形成中,家长要学会放手,放孩子去飞,不要因你所谓的爱使得孩子成为一个折翼的天使。
亲子之间终究会渐行渐远,孩子脱离父母是一个必然的成长历程,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走出去独当一面之前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指导和磨炼,让孩子有能力在离开父母的庇护后依旧能从容应对生活,能够扛得住生活的各种挑战,抵得住人生的各种诱惑。
当然孩子的独立能力需要家长的悉心培养,需要家长在平常生活中细心观察,赋予孩子力所能及的任务,引导孩子在做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并最终获得。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为孩子独立面对以后的生活做准备,家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和教育意识,抓住生活中小事对其进行即时的引导教育,培养孩子做事的能力和坚韧的个性品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第一,让孩子拥有选择权,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家长应有意识创造条件让孩子独自做决断,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如果一个孩子事事听他人指挥,做事优柔寡断,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不愿动脑筋思考问题,惯性依赖他人的安排,成为一个顺从而没有主见的人。
第二,在孩子无助时,给予方向性指引,训练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孩子的认知有限,理解及判断能力都不及成人,当孩子遇到一些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事情时,会感到迷茫,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进行方向性引导和分析,也就是处理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但不要强行干预,替孩子解决问题。
第三,给孩子体验的过程,鼓励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尝试、不断成长。在保证孩子安全且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对于孩子表现出的笨拙或不理智的行为,要给孩子自己去体验过程的机会,不要急于纠正,否则会剥夺孩子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只有经历过的事情才会有深刻的感知,受挫后的自我纠错强过家长无数遍的告知。
家长要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养成孩子凡事都愿主动努力去解决的习惯,而不是遇事就想寻求成人帮助。教给孩子做事情的方法技巧,可能会比较麻烦,自己替孩子解决貌似更便捷,但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是家长自己的选择。
第四,面对错误,要引导孩子勇于承担,培养孩子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要简单粗暴地指责羞辱孩子,而应用问题引导孩子去思考,尽力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只有培养孩子从小对小事的责任心,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负责任的人。
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独立选择的权利,不越俎代庖,重视孩子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尊重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允许孩子犯错误,并把犯错当做宝贵的学习机会,引导孩子敢于面对,勇于承担。在生活小事一点一滴的长久累积中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成长为一个自主自信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