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被列为经典必读世界名著之一。我曾经在电子书上看过一次,但没有看完,可能是没有静下心,也可能是书中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拗口难记且重复的人名让人顿生退意,还可能是那个时候也没有读这种文章的心境。
看来什么样时候读什么书,效果和感受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了“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的说法,错了,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究其原因是:少不读水浒,因其中英雄好汉江湖气、血气方刚易冲动的年轻人读了容易效仿,形成不良习气,还可能对书中所描述的社会阴暗面或人物命运产生悲观情绪,不利于自身成长。
老不读三国,因三国充满尔虞我诈、阴谋诡计,老来读难免心生沟壑、却空叹垂暮之年一生蹉跎而徒生悲凉辛酸,于心不忍。
说回《百年孤独》,我曾经在听书节目上听过大咖们的解读,感觉还是挺好享受的,但是对于 经典,我认为还是要细细地看一下原著的。
就像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读同一本书感受到不同一样,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也是这个意思。
我是先看的中国的作家莫言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然后才接触《百年孤独》的,后来了解的资料也印证了我的感觉,莫言的这两部、可能其他的作品都受到了《百年孤独》的影响,以及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通过一个家族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兴衰变迁来表达世界现实,所以说是史诗级的作品。莫言的《生死疲劳》更是把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渗透到了中国历史变迁叙事中。可能还有其他我没有看过的作品。
今天听了企鹅FM上播放的《百年孤独》第一章。
我仿佛看到了中国上个世纪一个普通中国男人的影子。一个心情梦想的年轻人、向往着外面的世界,竭尽全力用仅有的渠道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他不为众人所理解,他痴迷于自己对于未知事物的幻想和探索,他也向外探求过,但终究没有能走出去。生活的重担和家人的牵绊使他再也没有不管不顾的勇气。他有一个好妻子,他为了孩子和妻子,终于让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安静下来,并把他的所有希望寄托在他的孩子身上,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部交给他的孩子,只是当他听到外面的世界又有新的消息传过来时,心里仍然会一阵颤动。他创造一切条件让他们接触新的知识,当吉卜赛人再来村寨时,他会带孩子们去见识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哪怕是花钱去摸一下冰块。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范晔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