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词典
已上线1356/10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495天
01
前几天,何炅和谢娜在一场活动中,合唱《朋友请听好》。
同为该节目主持人的易烊千玺,虽未到场表演,却以另一种身份隔空合体。
他用自己的手写字体,为这首歌设计了歌词字幕。
年少成名,又凭借出色演技爆红的易烊千玺,又靠手写字惊艳无数人。
记得看综艺《朋友请听好》时,有一期节目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一位观众通过热线向节目组寻求帮助,说自己点了一份外卖,因为外卖小哥迟到,所以她就点了投诉。
结果却被自己的朋友批评了一顿,说她不懂得体谅别人的辛苦。
她觉得委屈,她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不是错的?
节目嘉宾们对此展开讨论分析,易烊千玺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说,他以前也送过几单外卖,何炅觉得特别奇怪:“你怎么会送外卖?是为了拍节目?是为拍戏?怎么送的?为什么呀?”
谁知,易烊千玺送外卖,既不是为了节目,也不是为了拍戏,就只是想试一试,体验外卖员的生活,所以专门送过三四天。
为了避免被人认出,他戴了口罩,穿了很厚的羽绒服,还戴上大大的头盔,遮掩自己。
在节目中,他详细讲了外卖员的绩效考核形式:
送一单通常只有3~5块钱,如果迟到了平台会扣钱,到了第二天还会继续扣钱。
平台规定新手一开始可以同时接六单,但他不清楚同时送怎么送,所以那几天差不多都是迟到的,赚的钱被平台扣了一半。
看完这段,我突然想起中央戏剧学院老师刘天池,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很多流量演员演技不好,是因为自己的生活直接被剥夺了。
演员必须是一个偷窥者,把偷窥回来的“信息”和情感重新组装到自己的身上去。
如今提起年轻的实力派演员,易烊千玺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
在喜欢强调天赋的演艺圈,很多人会把他如今的实力,简单归为有天赋。
但实际上,前两年易烊千玺在影视剧中的表现,还颇为青涩和业余。可这两年,每个关注他的人,都能看到他肉眼可见的进步。
易烊千玺曾说:
“你想走这条路因为你喜欢,所以你就一直坚持就好了,但是中间肯定是非常累的,因为你特别喜欢这个,所以你不能放弃,你要继续走下去。”
在镜头后,易烊千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我们不得而知。可有些细节,却也能让我们见微知著。
没有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大部分的成绩,都是长久努力的成果。
所谓的人生开挂,也都不过是厚积薄发。
02
最近,拿到华为200万年薪offer的“天才少年”张霁很火。
可张霁却说:“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
看他过往的学习经历,你会发现,他的确不符合大部分人想象中的“天才”形象。
高考时期,张霁复读了一年才考上了武昌理工学院,这是一所民办三类本科院校。
硕士就读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也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名校。
从三本学生,到考入985博士,最后拿下百万年薪,不是简简单单的“天才”二字可以解释。
张霁的座右铭是:很多人比你还要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上进?
据曾经的老师回忆,张霁无论上什么课程,他永远坐在第一排听讲。空闲时间也会带着书本去学校图书馆自习,抱着书本啃。
一日如此不难,难的是日日如此。
有人让他分享经验,张霁说,自己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以自己的体会,就是首先要对自己的选择做一个规划,然后一定要坚持,要有信心,不要轻易放弃。
另外,取得成绩后,要戒骄戒躁,沉下心来,盯紧下一个目标,每个阶段都要提升,要持续学习,让自己持续进步。
靠着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和极致的自律,张霁成功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还有张霁的师兄,去年的“天才少年”左鹏飞,说过最多的话就是:
我来自农村,真的很感谢过去那么拼命的自己。
在读博的几年里,左鹏飞每天在实验室平均工作13个小时,科研日志写满了8个笔记本。
人人都以为天才就是坐享智商红利,成功信手拈来,却没想过,没有加倍的勤奋,哪来的才能和天才?
就像华中科大官方发文中所说:“无数个平凡的日子才造就了今日的不平凡,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谓“天才”的光环下,是无数个默默努力的平凡日子,是千万个独自苦撑的漫长黑夜。
03
在网上常看到一个论调,“光靠努力,是考不上清华北大的”。
他们把考上清北,更多的归结为出生家庭、父母资质、地域优势、先天智商,个人努力排在末尾。
不可否认,天赋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上限。可事实是,大部分人的努力,根本没到拼天赋的程度。
有个朋友最近大受打击,因为她输给了一个“不如自己”的人。
朋友毕业于985高校,之后进入了一家国企任职。
今年单位有一个行业内技能考试,作为单位学历的金字塔塔尖人员,朋友自信十足。
考试前,她心想这点难度不过是小菜一碟,于是等到考前一周才开始突击。
可结果出来后,她发现被自己视为囊中之物的第一,居然被二本毕业的宝妈拿走。
难以置信之余,她开始关注这位宝妈的日常。
然后她发现,每天午休,在其他人玩手机、聊八卦的时候,宝妈都在抓紧时间看书。
通过偶尔的聊天,朋友才知道这位宝妈,每天下班后,除了陪娃,就是在学习。
朋友说,这次的打击让她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学历领先,早就在他人日复一日的努力中,被赶上、甩开。
低估他人努力的力量,只会让你原地踏步,最终自食恶果。
事实上,即使是真正的天才,也不是仅靠天赋就能取得成就。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65:天赋》中,分享了莫扎特的故事。
莫扎特在14岁的时候,在教堂听到了一首大概有两分钟,而且有多个声部的经文歌后,就能凭记忆将它全部默写出来。
他是毋庸置疑的天才,但很多人不知道这背后,不仅是天赋,更是大量的刻意练习。
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了3500小时的练习,而且是在他父亲的指导下。
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家,曾出版《小提琴演奏法》。他放弃了宫廷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培养莫扎特上。
纵观历史,那些留名的天才,无一不是把努力发挥到了极致。
而那些没有付出努力的天才,不过是一个又一个“伤仲永”。
杨澜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
在还没付出足够努力前,就强调天赋的人,不过是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
永远不要高估天赋的作用,也不要低估努力的力量。
在该奋斗的年纪努力拼搏,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