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朝煊 21民本 2021410061 15186790916
作者介绍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美国著名学者,生于中国昆明,应为其特殊的出生经历,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因其出生于战争时期,经过多次辗转,途径多国,尤其对东南亚地区了解颇深。本书即为作者以印尼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多个国家研究,作的一篇跨越时间长、横跨地区远的一篇民族学人类学著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任大学时期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该书对印尼地区的研究以及世界各地的研究均有着极大的作用。
文章内容
本书从二战结束后正在转型的东南亚地区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国的冲突为例,引出了文章的主题,即民族性、民族共同体为想象的共同体这一研究。围绕这一主题,作者分别从时间以及空间跨度两面其研究。在时间方面,作者认为在民族形成之前,世界靠宗教“黏”在一起。根据宗教,世界被分成了不同的信仰圈,圈里的信徒都觉得自己信仰的宗教具有独特的神圣性。伴随着航海大发现之后,人们对世界的范围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也开始区分国家的概念,宗教的地位逐渐降低。随着启蒙运动与其他各自革命与被动的开展,原始的君主制君权神授的模式逐渐不适应当代社会。随着造纸印刷等技术的传入,文字语言的传播,各国开始找寻适合本国适应的体制。而方言出版物的出现,也使人们开始形成自己的圈子,形成各自的同语言共同体。也即是民族的雏形。安德森认为,最早爆发民族主义运动的地方不是欧洲,而是18世纪晚期的美洲殖民地。特别是西班牙帝国下属的南美洲殖民地,现在的委内瑞拉、墨西哥、秘鲁等国家。这些国家的欧洲裔移民最早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民族概念,把自己和母国西班牙明确区分开来,成为了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蓝图。安德森指出,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是19世纪早期民间自发的创造民族运动,下半场是19世纪中期官方力推的民族主义运动,最后是二战后亚洲和非洲的被殖民国家掀起的民族主义运动高潮。民族主义运动共经历了四波浪潮。第一波是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国家分裂。出生在殖民地的官员得不到欧洲母国权利中心的认可,发展不出真诚的归属感。与其一直忍气吞声不如自己占山为王。18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印刷业出版美洲地方报纸,人们有了新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连接感,造成了不同的想象的共同体。第二波浪潮是群众性的民族建设运动。语言学家等知识分子编撰辞典,挖掘民族传统,积极推广标准化方言等,引发了意大利统一运动、德国统一运动等群众性的民族运动。第三波浪潮是“官方民族主义”运动。统治阶级为了继续合法化帝国的统治,主动披上民族的皮肤,同时在向外扩张的时候打出为了民族利益的旗号。比如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发明了类似“大俄罗斯民族”这样的概念。最后是二战后的“建造民族运动”。亚洲和非洲的后起国家有意识地通过大众传播、教育体系、行政管制等手段来‘建造民族’。比如绘制地图、进行人口普查、建立博物馆等。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为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做出自我牺牲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和家庭一样都被设想成一个充满无私的爱和团结、在本质上非常纯粹的事物。而为了纯粹、无私牺牲被看作是一种道德崇高的行为。另一方面,民族被假象成永恒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对意义和不朽的追求。在这里,安德森把民族和宗教作比较。宗教可以把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赋予意义,比如灾难的来临等。民族主义也一样,比如法兰西民族不过数百年的历史,但法国知识分子德勃艾却振振有词地说:“我生为法国人是相当偶然的;然而,毕竟法兰西是永恒的。”他不是不知道本民族的历史,而是需要一个永恒延续的民族想象,来化解和升华生命无意义的痛苦。
结论
总的来说,作者以想象的共同体——即民族为主题展开,沿着时间线对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其民族意识如何形成形成于何时作出介绍,从古老的宗教时期到君主制在到现代国家模式,从美洲解放在到亚非地区国家解放,从造纸印刷等技术的出现在到人口普查,建造博物馆等,对民族的产生的各种原因及时间作介绍,也逐渐引出为什么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这一主题,民族这一概念为啥是想象的共同体,可能极大的原因与其大多形成与改革变革时期或民族独立期间,因为其环境的变化,人们逐渐对其产生极大的认同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