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中,只见一道闪电划过,紧接着一声巨雷,“咔嚓“,地动山摇。
一轮风雨过后,在一棵古树下,地表中蓦然出现了几颗状如水晶石的东西。或大如桃,或小似豆,生得八面玲珑,晶莹剔透。
这到底是什么宝贝呢?据百度检索,此为雷石,又名雷榍。民间传闻,雷石贵为神物,一者可作镇宅之宝,驱避"鬼邪”,二来可以研为粉末,制作仙丹;另引《宜昌府志》所记,“雷榍,出自湖北省宜昌市麻溪一带,峡口北岸之晓峰、新坪一带也有分布。该石多掩埋于沙砾之中经雷雨洗刷之后出露,宜昌麻溪一带自古亦有产出。”
野三关一老师偶得几枚怪石,期待专家鉴定这年头,关于雷榍一词,一般人闻所未闻,即或知道这名头的,也都是从电影或小说中获知一二,而真正看到实物的人,那就更少得可怜了。
巧的是,如此稀罕的宝贝,日前已在野三关某人的手中出现了。此人就是青龙桥小学的杨祖勋老师。
大凡性情中人,都有几个爱好。有的人爱书法,有的人爱舞蹈,有的人爱烹饪……而杨老师除了教书育人外,也有一个特别爱好,即收藏。
近几年来,他不仅是在网络上密集"淘宝”,而且也在民间收集各种小文物,诸如古币、砚台、像章、线装书等等。据知情人讲,他目前家中已拥有数个"百宝箱",内集诸多藏品,价值不菲。平时除了密友可供观赏,外人一概免谈。
野三关一老师偶得几枚怪石,期待专家鉴定杨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一些小藏品倒也不足为奇。奇的是,他是怎么收集到雷石这种稀罕物的呢?
关于此,杨老师有一段自述。
前不久,杨老师老家死了人,他特地赶回老家吊唁。晚上坐夜时,和一般老人闲聊文物古玩,言谈中有人就提到了雷石这个东西。
杨老师根据民间逸闻轶事,便讲解了雷石的形成过程。他说,雷电交加时产生的强大电流通过古树为导体,下传到土壤地表层,而土壤表层中恰好有几种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雷电的高温作用下迅速融化、凝结,最终形成难得一见的雷榍。
听了杨老师的讲述,当时坐在现场的祝宗学老人又惊又喜,因为他手头就存有这种奇怪的石头。
在众人的追问下,祝宗学老人便讲了一段往事。
那是2015年农历3月13的傍晚,天地昏暗,狂风大作,突然间,一道电光就在距祝宗学家三百米处的田坎边一闪而过,接着便是一声惊雷,声震屋瓦。
雷雨过后,祝老有些心疑,于是便去田坎边察看情况,但眼前的一幕让他大吃一惊:原来他田坎边一棵约四尺来粗的板栗树已被雷电劈为两半;这棵树的一截侧根裸露在外,竟然也被雷电劈个稀乱。然而,就在这截树根的未梢处,老人惊奇发现,竟然有四颗亮晶晶的石头。当时祝老觉得这些石头十分罕见,于是便将石子视为玩物藏于箱子一角。
当晚,在得知此物有可能是雷榍后,祝宗学老人便回家将石子取来供大家鉴赏。当时,爱好收藏的杨老师一见此物,便两眼放光,一定要掏钱买下。可能祝宗学老人觉得这些石头放在身边也没多大用处,再加上平时与杨老师私交甚厚,于是便慨然相送。杨老师为人耿直,便备了一些烟酒作为回赠。
即便杨老师详细透露了他所收藏的"雷榍"的来历,但笔者还是有些心疑,于是前几天抽空亲自去了杨家店四组,见到了祝宗学本人。
老者今年六十有四,形容沧桑,装扮古朴,言谈间多少有些文化。
见有人造访,老人十分高兴,既是烟茶,又是水果,殷勤伺候,接着便带我去了雷击现场。遗憾的是,那棵树因为枯萎,前两年祝老已将主干全锯掉了,只留下约十五厘米高的树桩。祝宗学老人用脚扒开地下的枯枝败叶,指认了他当时发现雷石的具体位置。我抓住时机,一连抢拍了四组照片,是为留证。
事到如今,虽然当事人以及雷击现场我都看到了,但我仍然觉得有两个问题值得玩味。
一者,雷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据民间传闻以及野史记载,包括祝宗学老人的现身说法,这种石头都是在遭受雷击的大树之下被人发现的。如果说雷石真就是雷击产生的,那为什么官方文献中就没有一个明确说法呢?这是一个疑点。
二者,如果说雷石是一种天然矿石(欣赏石),如《宜昌府志》所载,“此物产于湖北宜昌麻溪一带,另峡口北岸晓峰、新坪一带也有分布。”而宜昌与巴东野三关相邻,这是否说明此物在武陵山区广有分布,只是少有人发现而已?但是,杨祖勋老师所收藏的几枚石头真的就是雷榍吗?这个,谁也不敢肯定啊。
不过,把这几枚"雷石"的来龙去脉暂搁一边,关于它的最终归属问题,老杨同志则有如下表态,“这几枚石头到底是什么东西,还待专家们去化验,去考证。我现在只是一个临时保管员,国家什么时候需要,我可以随时交出来。说话算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