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类疑似病句探究

两类疑似病句探究

作者: 学舟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10:12 被阅读71次

    环县一中 刘绪洲

    两类疑似病句探究

    病句辨析题目,历年高考必考。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已经总结出系统详尽的病句类型,为我们诊断病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疑似病句,很容易干扰我们的判断。为了准确地辨析病句,我们需要对它们保持高度警惕。下面对其中干扰性最强的两类进行一些说明。

    一、疑似主语残缺

    先来看一个句子:

    1、纵观20世纪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的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

    从形式看,这个句子明显没有主语,但整个句子层次分明,语意连贯,结构完整,使人感觉并不缺少成分,那么这个句子究竟算不算病句呢?笔者就此查阅了一些资料,认为这个句子属于无主句的一种,并不属于主语残缺。

    吕叔湘先生在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句法” 一节里指出:“ 一般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两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没有主语。” 这些情况有四种:一、问答;二、命令和建议;三、主语是“ 任何人” ;四、自然现象等。

    这四种情况中,第一、第二、第四种不用主语最为常见,它们往往文字简短,主语明确,也没必要加上主语。例“今天去不去?”“去!”(用于问答);“把门打开!”(用于命令和建议);“下雨了!”(用于自然现象)。

    只有第三种情况文字一般较长,不用主语是为了淡化主语,强调事理。有人把这种情况叫做“泛论事理”的无主句。(张静《新编现代汉语》“ 动词非主谓句”一节:“ 由一个动词或动词词组构成的没有主语的句子, 叫动词非主谓句。这种句子大多是说明自然现象或泛论事理的……。”)

    这种情况下的句子的主语可以是任何人,例如例1我们就可以给它加上我们、你、你们等主语。这样的句子,我们不能视之为主语残缺。同样的例子还有:

    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李连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

    除了吕先生列举的这四种可以没有主语的句子之外,我们发现还有一种表示存在的句子也可以没有主语,例:

    3、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 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6 题C 项)

    这个句子属于一个并列复句,后一分句有主语,前一分句没有主语。“代表中”不能作主语,句首的“世界抗击艾滋病会以的代表中”其实作“有”的状语。整个句子作为说话人叙述的一种客观存在,似乎加不出主语,但不影响句意表达。它是一个典型的表示存在的句子,我们不能把它看成病句。

    那么,平时的语言实践中,究竟哪些句子属于主语残缺的病句,哪些句子又属于没有主语的无主句呢?二者之间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当一个句子没有主语并存在语句不通、表意不明的情况时才能被确诊为主语残缺,相反,如果一个句子虽然没有主语,但在表达上不存在问题,我们就不能将它视为主语残缺。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主语残缺往往是由某些词语滥用和句子结构混乱引起的。

    词语滥用主要有介词滥用和使令性词语滥用。例:

    4、经过同学们一个下午的大扫除,使我们的校园整洁了许多。

    结构混乱主要由偷换主语和不恰当的主语省略造成的。例:

    5、《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送周文宾入王秀英房中的应该是王老虎,不能承上句省略主语)

    二、疑似一面和两面不搭配

    关于一面和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吕叔湘先生在他的《语法修辞讲话》中早有说明:“造句的时候,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和两面性的词语配搭,就会造成混乱。”书中还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书中认为“做好”是一面性的,而“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所以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按理说,这种搭配不当很容易鉴定,在判断病句的时候,我们只要一发现诸如“是否、能否、成败、得失、好坏、高低、强弱、优劣”等两面性词语的时候,留意一下它的前后语境,看看前后语境是否也同样运用了相关的两面性词语即可。如果前后有相应的两面性词语照应,那么该句子不存在一面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反之则属于病句。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问题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例如下面的句子,你能说它一面两面不搭配吗?

    6、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的保障。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从表面看,该语料第二句的前半部分出现了两面词,后半部分没有两面词,应当存在一面两面照应不周的问题,但“质量”一词在日常语言生活中可以包含“高”和“低”两个方面的意义,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这个句子虽然形式上前后不照应,但内容上并无问题,逻辑严密,表意清楚,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不存在误会,不应当被看成病句。跟“质量”性质相同的词语,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隐性两面词。生活中类似的还有,例如:

    7、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

    成败的关键。

    8、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9、学生志向的高远与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以上三例中的“信誉”、“影响”和“作用”等词语都属于可以作正反两个方向理解的隐性两面词,既然是两面词,当它们与其他两面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时,便不存在一面两面不搭配的问题。

    综上所述,一面与两面是否搭配,不能仅以文字结构上词语是否对应为依据,更应从内容上着眼,分析前后句子内在联系上是否一致。如果仅仅文字结构上不对应,但内容没有问题,则不能被视为病句。语言表达应该以说话人能说清,听话人能听懂作为判断其正误的第一标准,不应该只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下面我想对1997年全国卷病句考查中的一个至今争议不断的句子谈谈个人的看法。

    10、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1997年全国卷6题C项)

    该句在当年的病句辨析中被设置为没有语病的一项,当年高考以后这个句子在社会上曾引起了很大的质疑,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句子存在严重的两面与一面失应的问题,不能被当做没有语病的选项。主要理由有:第一,吸收的储蓄额高固然可以促进流动的资金的增长,但吸收的储蓄额低则绝不会促进流动资金的增长了,如去年吸收的储蓄额是40亿,今年吸收了30亿,相对于去年,今年吸收的储蓄额降低了10亿,流动资金自然也就降低了10亿,不能说国家流动资金增长了,也就不存在促进流动资金的增长了。第二,把这个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提主干紧缩,可以得出如下信息:高低对增长有作用。这一信息明显不合逻辑。第三,即使高低可以与增长搭配,但却不能和重要作用搭配,“高”可以产生重要作用,“低”则绝不会产生重要作用。

    对于以上三种说法,我认为第一种说法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因为说话人把对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置换成了促进流动资金的增长了。而第二、第三种说法则未能正确理解“作用”这个隐性两面词的涵义。作用可以有好作用,可以有负作用;可以有大作用,也可以有小作用。据此,句子的理解可以有两种情况:如果吸收的储蓄额高,则能迅速推动流动资金的增长;反之,流动资金的增长变慢。但无论哪种情况,都能提高流动资金额,因此,该句没有语病,该题设置无误。 (此文刊载于2013年11月《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刊载时题目为《病句辨析要警惕两类疑似病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类疑似病句探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sy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