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湿疹怎么办

作者: 一剑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19:38 被阅读5次
宝宝湿疹怎么办

湿疹是小儿常见病症,一旦孩子出现湿疹,家长要排查孩子的食物中是否存在过敏原。常见的引起小儿湿疹的食物有虾、蟹、 海鱼、蛋黄、牛奶等。

年龄小的婴儿应尽量母乳喂养,添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一种一种地加,使孩子慢慢适应, 这也便于家长观察何种食物引起的过敏。

其次,小儿生活不规律、哺喂时间不当等,可使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也可诱发湿疹。另外,由于有些婴幼儿长期以牛奶为主食,血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低,也能诱发湿疹。

现代医学将湿疹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根据古今临床资料分析,本病多遵循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之旨,进行中医辨证,主要为以下四型:

热毒: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起,皮肤锨红潮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疮密集,渗液流津,瘙痒难忍,抓破后有痛感,伴身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湿热:起病较缓,局部皮损多为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皮肤轻度潮红,瘙痒不休,抓破后糜烂渗出液较多,伴有身倦微热,纳呆乏味,大便不干或溏,小便短涩。

血虚:病情迁延反复,瘙痒无度,皮肤干燥脱屑,粗糙发裂,局部糜烂流少量黄水,皮损多呈对称性分布,皮损处有结血痂、鳞屑,大便秘结,小便黄少。

湿阻:病程日久,缠绵不已,皮肤粗糙肥厚,伴明显瘙痒,局部皮损处搔痕、糜烂,抓后津水淋漓,渗液浸淫,皮疹色暗,泛发全身或局部,身重乏力,胸闷纳呆。

小儿推拿保健手法

1、分推手阴阳

部位:掌根横纹部,拇指侧为阳池,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时,术者以两手食指固定患儿掌根之两侧,中指托患儿手背,用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间向两旁分推100~200次。作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2、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桡侧,指根至指尖。操作时,应先清后补。术者以左手握患儿之手,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患儿拇指根直推向指端称清法,返回拇指根处为补法。清补脾经100~200次。作用:健脾和胃、渗湿行气。

3、逆运八卦

部位:手掌内,以掌心为中点,作一圆圈,其半径为1寸。

操作时,术者以左手持患儿左手,使掌心向上,然后用右手拇指端外侧逆时针方向逆运八卦100~200次。作用:降胃气,消宿食,增饮食。

4、推掐四横纹

部位:食、中、无名、小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时,先推后掐。术者以左手拿定患儿左手,掌心向上,4指并拢以右手拇指桡侧从食指横纹处开始依次到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右手拇指甲自食指横纹至小指横纹依次掐之,称“掐四横纹”。推掐四横纹100~200次。作用:退热除烦、散瘀结、调中除胀、行气和血。

5、揉小天心

部位:掌根部,大横纹之前,阴池、阳池之间。

操作时,术者先以左手托住患儿之手,使掌心向上,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100~200次。作用:清热、利尿、明目。

6、揉外劳宫

部位:在手背,位于第3、4掌骨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时,使患儿掌心向下,以右手中指端按定此穴揉之。作用: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7、揉一窝风

部位:手背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

操作时,术者令患儿掌心向下,使手腕向上屈,再以右手拇指或中指揉之。作用:发散风寒,宣通表里。

宝宝湿疹怎么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宝宝湿疹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ut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