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浅兮读书
文:浅兮 | 排版:浅兮
你好,我是浅兮,这是我分享的第1本名著—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
作者阿尔贝·加缪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这个奖项最年轻的得主,他的经典著作有《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的神话》。
而《局外人》一书主人公在海滩上过失杀人被逮捕,最后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泣而被判刑。
有句经典书评至今还在我脑海里出现:哲学证你无罪,道德判你死刑。
不管是《局外人》,还是《鼠疫》,都是在围绕着“荒诞性”。
读《鼠疫》这本书时,恰好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很多时候更能感同身受。
而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这本书是虚构的,也就是说,他在74年就预测到了后来发生的事情。
就像书中最后,老人所说:鼠疫就是生活。鼠疫来了我们得生活,鼠疫走了我们还是的生活。即使有一天它又回来了,我们还是得生活。
鼠疫于我们而言,就是生活。
通过鼠疫,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面对生活的困难,我们要有对抗的勇气,要坚定自己的信仰,无论何时,都要勇敢地面对生命带来的惊涛骇浪,绝不向命运低头。
01人生无常,灾难在来临时不会告诉任何人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当鼠疫降落在这座城市之初,谁都没把它放在心上,认为这不过是简单的死了老鼠,几个人发病而已。
“天灾人祸本是常见之事,然而当灾祸落在大家头上时,谁都难以相信那会是灾祸。”
谁都觉得自己是那个幸运儿。
人们对在逐周在上升的死亡人数视而不见,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出行、娱乐。
而政府的封城公告,才让大家注意到:人们不再可以自由出城,去见自己的亲人,去见自己的爱人。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漠不关心,总想着过几天就会好了。
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埋葬尸体的地方埋葬的人数越来越多,焚烧尸体的浓烟随着风吹在城市的上空,整个城市被一股阴霾笼罩着。
人们开始有了恐慌感,害怕这样的时刻也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就像2020年疫情之初,武汉封城,很多人还是怀着看热闹的心态,对于每天公告的确诊人数,这也只不过是一个数字。
随着全球都在不断新增确诊人数,全国各地出现了感染病例,人们忧心忡忡地担心自己是那个被上帝“光顾”的人。
人生无常,也没有意义,一场灾难,一场车祸,一切都灰飞烟灭。面对生命的无常,我们应该诚实客观地面对当下的生活。
“只要人不死,每过一天,人们就更接近这次苦难的终点。”
我们每一次的战斗,都让我们越靠近苦难的终点。
书中的最后,鼠疫并没有消失,它突然不见了,但是有朝一日还会有可能卷土重来,历史上,人们经历过很多次鼠疫,但是它来临之时,我们还是措手不及。
其实,人类在面对灾难时,人类的生命真的很渺小,一场鼠疫、一场水灾、一场山火,就可能让许许多多的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面对病毒,我们摸不见看不着,但是那一个个倒下的健全的生命,都在提醒着我们生命的脆弱,即使如此,我们依然竭尽全力去应对。
人不能胜天,灾难在来临之前不会告诉任何人,我们只能在每一次灾难来临时,拼命应对,去拼命找回自己的幸福。
书中说:“安于绝望比绝望本身更糟糕。”
只要我们没有倒下,只要我们没有放弃自己,只要我们还在奋斗,我们才会看到未来的曙光。
02世间本没有救世主,人才是救苦救难的神
加缪在《鼠疫》中写道,
我并不期待人生可以一直过得很顺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有很多人在低谷期,总想求助于外界,却忘了强大自己才能与生活硬碰硬,与其处处诉说,不如淡然于心,不如试着看淡,有事不声张,有苦自己扛,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神甫帕纳鲁把一切都寄托于上帝,坚信鼠疫是上帝用来惩罚敌人,惩罚作恶的人,但在目睹了无辜的孩子被鼠疫活活折磨死的全过程,他大受震撼。
就像是基督徒看见一个无辜的人被挖掉了眼睛时,这个教徒要么失去信仰,要么同意别人挖掉自己的眼睛。
帕纳鲁最后都不愿放弃信仰,而后感染鼠疫致死。
在鼠疫之时,许多人害怕被这座城市的病毒感染,总想逃出城外,记者朗贝尔就是其中一员。
他原本以为他是这个城市的外地人,他想要离开这座城市,去见他心爱的人。
鼠疫之初,朗贝尔几次三番找到里厄医生,政府人员,试图说服他们放自己出城,屡遭失败,屡次尝试。
他一直很想要出城,但到最后一次真正找到出城的机会,他选择放弃,决定留下来与医生并肩作战,一起拯救这座城市。
他说:“我原来一直认为我在这个城市是外地人,我同你们一起无事可干。但既然我看见了我所见到的一切,我才明白,无论我愿意与否,我都是这里的人了。这里的麻烦与我们大家都有关系。”
这世间本没有救世主,因为有了许多勇敢的人站出来,救民救难,他们最终成为了救民于水火的神。
就像武汉封城期间,许多人想要在封城之前跑出来,而一些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逆流而上,除了医护人员,那些志愿者,免费捐赠物资的农民等等,他们都是那个时期最可敬的人。
鼠疫只是人类灾难的一个缩影,我们还会面对许多的灾难,比如疫情、地震、水灾等等,在遇到灾难时,总会有人像朗贝尔、里厄医生、塔鲁等人,挺身而出。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灾难来临时,他们在用自己看似微弱的力量去对抗这世间的灾难,去修护上帝撕扯下的一处“伤口”。
03人世间,值得欣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憎恶的东西
柯塔尔原先是罪犯,自杀未遂,鼠疫的流行让警察无暇顾及,反而给了他短暂的生存机会,他参加志愿者活动,也在鼠疫中倒卖物资,发财赚钱。
他为鼠疫的离去而惊慌失措,鼠疫的离去意味着他即将面临牢狱之灾,为了躲避牢狱之灾,他向人群处开枪,最后被判处死刑。
这里面有以柯塔尔为代表的发国难财的人,这些是在灾难中令人憎恶的一面。
就像在疫情之初,有人高价出售口罩、酒精,大发一笔横财,但是更多的还是令人欣赏的慈悲一面。
塔鲁是书中善良的人,在十七岁时看到检察官父亲判处犯人死刑,对被告产生深深的同情,他开始厌恶司法、死刑。
塔鲁看见自己的父亲杀死了死刑犯,他受到了打击,他极力想要废除死刑,后来又发现废除死刑的人还会去杀人,他变得迷茫了。
他是一个生命至上者,他决定一直站在受害人一边,力求做一个圣洁的人。
他提出组建志愿者医疗队伍,建立必要的防疫设施,协助医生出诊,运送染上疫病的人,直至被鼠疫感染,倒在了胜利的曙光前夕。
老人说:最优秀的总活不长,这就是生活。
而里厄医生一直不多想,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出诊查看病患,向家属宣判病症。看似很麻木冷血,正是这种心态,才能让医生在沉重繁忙中忍受下来。
罗曼罗兰说:这个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里厄医生的妻子在外地治疗,自己只能在城里救助病人,从鼠疫开始,一直到结束,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最后他的妻子也在疫情中去世,他是一名医生,却救不了自己的家人。
在里厄医生的回忆录里,他心想:这些人像里厄本人一样犯了轻率的毛病,总想依靠时间解决问题,结果离别竟成了永诀。
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无法对抗的命运时,那就选择坚守正义,奋力做好自己手中的事。
许多困难就像鼠疫,突如其来,突然消失。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诚实面对。
小公务员格朗,他平庸,一直卖力工作,却拿着低薪水,养家糊口都难,尽管如此,鼠疫之时,他还是投身卫生事业,与大家一起对抗鼠疫。
他纠结于小说的开头,删删改改,真怕他最后疯掉,在感染鼠疫后,一把火把稿纸删掉,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痊愈后的他,开启了新生活。
人生的终点是死亡,但是我们也不愿意放弃斗争,哪怕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失败。
在任何时刻,我们都要相信世间值得欣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憎恶的东西,我们要相信人性本善,人性的光辉不曾泯灭。
写在最后:
里厄医生说: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期待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的真情。
“他们之所以拼命,是为了找回自己的幸福或防止鼠疫侵害自己。”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对加缪的颁奖词写道:最重要的已经不是追问人生值不值得活,而是必须如何去活,其中包含着承受因生活而来的痛苦。
谁都怕死,但是面对生命的难关,与生活硬碰硬,才能不被打败。
作者:【浅兮】
95后码字青年
每周读一本名著,用10年读完500本名著
与你一起从青铜到王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