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繁琐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而且,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敏锐和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才能,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钝感力》是我几年前就注意到的书,光看标题,都会马上萌生一种“这不就说的是我吗?”的感觉,可见作者造词的功力。但直到一位导师推荐了樊登读书会的《钝感力》解读,我才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框架,并有了更深的体会。
所谓“钝感力”,其实就是“迟钝之力”,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把这种能力特地拿出来说,还出了一本书,不得不说,渡边淳一真是挺特别的,对,就是那个写出《失乐园》的渡边淳一。
迟钝,一直以来都是不好的形容词,从小到大,我们受的种种训练,大部分都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加的敏捷、迅速,以更好地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迟钝也是我与生俱来的天性之一,曾经是我烦恼的来源,因做事情总是慢一拍而被开玩笑,成为了我的标签。但事物都有两面性,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感受到这个天性对生活、工作的好处。
在这里,结合自身体验,我想谈谈钝感力感触最深的几个方面:
1、迅速忘记不快之事;
2、慢一拍是对自我的觉察;
3、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奋战;
4、面对赞誉、胜利,不得意忘形,内心有一把自己的衡量之尺。
另外,书中要提到了“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等,但我认为一个天性钝感的人,其实是连这些负面的外部环境都很少感受到的,所以此处略过不表。
迅速忘记不快之事
为什么有些人一个不快乐的小插曲可以记很久,有些人丧不过2秒转头就忘?
为什么有的婚姻经济基础和情感基础都好,但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而有的婚姻却能平淡而隽永?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有些人看起来是天都要塌了,有些人觉得是芝麻绿豆?
这背后其实都是钝感力差异的结果。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完美的人,这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观点,但到了具体操作中,还是会因为太自我中心,太敏感,而产生一些日积月累的小摩擦。事情都是小事,却像鞋子里的沙砾一样,到了一个爆发节点,一定要把老底都翻出来,不吐不快,言语过激,自己爽了,却可能在对方心里留下了永久的伤痕。
幸福婚姻,是夫妻双方长久的相互容忍和体谅的结果,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婚姻生活其实就是一条漫长的容忍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守护你们的,就是钝感力。
还记得一位新婚不久的朋友跟我抱怨,说感觉她老公对她完全变了,她有预感,这个婚姻不会一直持续。我吓了一跳,问她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她的回答是:情人节在外出差,老公没有去找她,没有送花,也没有什么意外惊喜,跟恋爱的时候完全不同。她是一个很需要仪式感的人,接受不了。
我听了有点哭笑不得,如果因为这个就上升到爱不爱的问题,那我早就离了八百次婚,或者说,压根就不会结婚。但对于新婚的她来说,确实需要一个磨合期,让双方的钝感力达到一个接近的水平。
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不如自己心意的事,偶尔因为对方的行为生气也是在所难免,但我会很快忘记,过后也不会翻旧账,这样的能力让我成为一个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当然,钝感力强也不全是好处,我经常会吃到一道难吃的菜后,第二次还是会点它,因为已经忘记了当时不好的感受,结果把自己又坑了一次。
慢一拍是对自我的觉察
能够走到一起,步入婚姻殿堂的,往往是性格相近,或者完全相反的人。一位朋友与她老公都是暴脾气,生活中一言不合就吵架、冷战,朋友经常抱怨对方的脾气和沟通模式,但在一次沟通中,他老公给我的反馈是,他最受不了的是我这位朋友对他为人处世的过激反应。
都不是小孩子了,但是她连一个电话怎么打都要干涉,日常听到一句觉得不合适的话、看到一个觉得不当的小行为,就要马上指出来,而同在一家公司工作,作为老板,她经常没有给他必要的权威,一些事情坚持己见,吵架的内容大部分是工作内容。
我的这位朋友也知道自己太敏感不好,但天性如此,看到一些不符合自己逻辑的行为,就有很强的意愿要去指出来,希望对方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改变,结果让双方的关系有了不少裂痕。
当然,无论是她,还是她老公,都不可能改变底层的天性,但我给她一个建议,就是下次忍不住要“指正”对方的时候,稍微停顿一秒,问自己,这件事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有比眼前的这个人重要吗?别小看这一秒,它会让人从“情绪脑”主导,转向“理性脑”主导,对自己多了一份觉察。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让自己活得很累,也让身边的人活得很累。敏感与钝感其实都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觉察的工具,给理性让出成长的空间与土壤。
认定目标,失败仍继续奋战
还记得当年大学入学不久,开始流行自考第二专业,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记者,看到有新闻学的自考班,就马上报名了。跟我一样想法的还有不少人,刚开课的时候,整个阶梯教室坐得满满当当的。
但第一次考试很快给了我们下马威,大家才认识到,仅凭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是不可能一路通关的,而随着一个个科目的推进,班里的同学越来越少,挂科的挫折扼杀了大部分人的热情。到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同一届报名的人里,只有我和团支书坚持了下来。
临近考试的冬夜里,我们一起在出租屋备考。湿冷的江南冬季甚是难熬,到现在我还记得,团支书用电饭锅熬的那锅金黄色的小米粥,冒着腾腾热气。
大学读了四年,我第二专业的自学考试几乎贯穿了整个大学生涯,科目有一次过的,有接近满分的,更多是考了2次、3次才过的,就这样,我把一个本来大概率烂尾的事情,硬生生坚持了下来,毕业后一年,从广东回苏州进行了最后的论文答辩,成功把学位证书拿到手。
毕业十年,回顾那段历程,大部分知识早就忘了精光,但那份认定目标,屡败屡战的执着,成为了我接下来人生的宝贵财富。
比“败不馁”更重要的是“胜不骄”
外界的评价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在于他内心有没有那把对自己的衡量之尺,它不偏不倚,在你沮丧时,在你得意时,都会跳出来,提醒你离目标还有多远。
这是一种“延迟满足”的能力,当你的目标足够大的时候,你不会因为小部分人的认可而沾沾自喜,你满足的地方,就是你的边界。
美团的创始人王兴在与《财经》杂志的对话中说,“战争不是由拼搏和牺牲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组成的。我不期望看到一家独大,也不期望要结束战争……”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终局。作为经典的连续创业者,王兴的创业在很多人看来是个无限游戏。
2003年辍学创业至今15年,他的项目有成有败,但始终没有结束:经历了多个失败的项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校内网,最终却因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出售给千橡集团的陈一舟,成为了如今“人人网”的前身。现在的美团从团购起家,熬过了地推时代与千团大战,从外卖补贴大战中异军突起,并购了大众点评,又全资收购摩拜单车,正面杀入打车领域……
他一直在探索着事业版图的边界。
不同于其它烧钱的互联网企业,据美团向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中显示,即便在2018年4月收购摩拜单车后,美团手中仍握有323亿现金。
这就意味着,美团压根儿“不缺钱”,之所以着急上市,是因为拟将开展更多的对外投资与收购。
他还主动在招股书的风险栏中写明:“我们历史上产生了较大亏损,未来可能会继续产生较大亏损”。
什么意思?美团拓展边界的优先级,高于利润。
美团已具备盈利能力,但王兴的野心不允许美团短期盈利。
在内部分享时,他时常提到一个公式:
TOP=talent+opportunity+patience
一个人若想成功,他不仅需要天分、才能,更要有合适的机遇,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更高境界:看破不说破
说了那么多钝感的好处,但我想《钝感力》这本书并不是要一个人改变性格,敏感与钝感,两者都是天性,会成为一个人一辈子性格的底色,哪有那么容易看了一本书就能改变。
除了单纯的敏感与钝感,还有一个境界更高的选择,那就是“看破不说破”。
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但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选择一种更加宽容的视角,更高的人生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一切,那么一切也会大不相同,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钝感”。这个过程中,梦想与目标是很好的工具,而丰富的人生阅历将是这种能力的养分。
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如果你能用人生视角来审视,便能跳出现在的格局,更加理智地做出决定,海阔天空,而不是意气用事。
像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兴员工跳楼事件——欧某背负了几百万的房贷,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突然接到被公司辞退的通知,心理无法承受,跳楼自杀了,结束了42岁的生命,留下了孤儿寡母。
无论事实是如他老婆所说的,他是公司内斗的牺牲品,亦或是其它,但他如果能用人生视角来审视当时的困局,那么,结局可能就会不同。
婚姻中,只要明确两人要携手相伴一生的长期愿景,当要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发作时,就可以容纳了,同时,你也要有自己的梦想与事业,才不会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不然敏感度肯定会大幅度提升。
一个人光有敏感,可能会让他才思敏捷,历史上很多艺术家都是这个类型,但起伏跌宕的情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少压力;一个人光有钝感,可能会知足常乐,成为一位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但事业上可能成就不大,同时,夫妻双方的钝感力如果有很大的差异的话,也会导致婚姻不幸福。
所以,人生的最优配置,是敏感的头脑,钝感的心灵。
凡事能看破,而不说破,这才是格局与胸怀,也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