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金钱心理学的,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是数量,带来了质量”。
看到“数量带来质量”,是不是首先会想到另外一句话,“量变引发质变”。
看起来这两句话好像是同一个意思,但其实并不相同。
“量变引发质变”我认为是,你做事的水平平稳在某一个点上,随着持续去做达到某个临界点后突然效率提高几倍或十几倍的提高。
“数量带来质量”我认为是,你做事做得多了,总有一次是做得很好的情况。
那么知道了数量带来质量有什么用呢?
我举三个例子你体会一下。
第一个例子,我刚开始看小说那会,那时我看的第一本玄幻小说是《斗破苍穹》,从整体来说,这本小说就是主人公不断打怪升级的剧情,因为看着不错,所以有反复读了几遍,觉得其他玄幻小说大概也就这样了,认为没有必要再去看其他的玄幻小说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不同的玄幻小说,我突然发现自己之前观点是存在问题的,问题在于我只看了一本玄幻小说就得出了玄幻小说都是类似的这个观点。
于是自己又看了不同作者的玄幻小说,发觉《斗破苍穹》这本小说的情节相对简单,人物刻画也很粗糙,感情描写基本没有。
也就是说通过看不同的玄幻小说,我能够分辨玄幻小说写的好与坏。
第二个例子,是来自迪斯尼公司的,他们在公司早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创始人对电影的品质要求高,喜欢大制作,结果制作400部动画片几乎全部失败,只有其中一部获得了成功,就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一部动画片,就将之前制作的399部动画片的损失全部填补了,并且还让公司有钱扩张。
有些不敢想象,如果没有《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部动画片,迪斯尼当时是否还能活下来。这让我看到那些出名的动画片背后是有大量的动画片作为炮灰的。
这其实也和风险投资的逻辑差不多,并不是那些高风险投资的有多么厉害,而是一旦投中一个独角兽公司(独角兽公司指的是在短时间内有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没有上市的公司),其他投资失败的亏损不仅能够补回来,还能大赚一笔。
第三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一棵树是从一颗种子发芽长大的,但是一颗种子想要发芽需要面对很多困难,比如土壤太湿润,容易腐烂;土壤太干燥,容易枯萎;还有被动物当成食物的等等,也就是说种子发芽概率极低。
怎么办呢?靠数量去填,比如杨树,每年会产下2600万颗种子,一生中产下的种子超过10亿,这么多平均也只有一颗种子能够发芽长成杨树。
看完这三个例子,有什么感想呢?我想到的是想要获得好的作品,首先需要有很大的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