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翻译
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之道,以和为美。事情不论大小,都要根据“和”。但有些事情也是不行的。知道要和而专门用和,却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行的。
翻译这段话真是要我老命。基本上,翻得连我自己都看不懂。
其中心思想,首先就是要“和”。为什么要礼?礼的一个最重要的用处,就是为了要和。礼中有和。所以礼不能强加于人,否则必然不和。所以有“小大由之”之说。
“知和而和”,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翻译。结合下方看,就是说,和,也是需要由礼来节制的。
“和”这个字,就跟“道”一样,也是一个十分有文化的字,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字,至少我不知道该怎么言传。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和谐”,但绝不是这么简单。
钱老师的注解中,是这样说礼与和的关系的:
如竹节,虽一气相通,而上下有别。父子夫妇,至为亲密,然双方亦必有别,有节限,始得相与成和。
基本上,全文就是在说:
- 礼的目的是要和。
- 光有和,没有礼,是不行的。
所以说,“礼”和“和”是相辅相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