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采访了一个书法社的学长,和他聊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关于他的事情,他也是常常会练习硬笔、软笔,三年下来,有这样的坚持,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我们是汉语言文学的,上个学期开设了书法课,报书法协会这个社团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这个专业的。现在是下学期,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但是社团的课却没有停止,来上课的人寥寥无几。再看看签到表上的名字,画三角的是请假的,没写的都是无故旷课。
很大部分我们专业的同学都没来了,坐在这个偌大的教室,空荡荡的,书法老师也是一声感叹之后,就还是开始给我们上课了,我不禁地想,这个学期里我们这节课坐在这里的同学会一直坚持下去吗?
很多时候,我们去学习好像并不是某种兴趣,而是带了某种利益和目的。考试结束了,很多人就不来了,在这里是常态。就像平常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很多人第一反应并不是这个活动是什么,而是问这个活动能不能加学分加学分就去,不加学分,就算了。
虽然说“加学分”这个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但我觉得也不能太过于功利化,无论加不加学分,多多参加活动,可以更好地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我们也不能成为那个分奴。
这个学长在社团里是有职位的,他在社团也很卖力,不管是哪方面。之前办活动,我也看到他搬桌子,搬帐篷,他也会去写春联,招新等等。我当时问他要留在书协,是不是需要担任某个职务,他说:“即使没有也没关系。如果我当时没竞选上,我也会这样做。因为喜欢,所以追求。”
这句话真让我有所触动,我记得上周第一次开课,我还很不好意思去教室,我怕人太多,很尴尬,特地等了一下同学,进去后发现没有几个人,内心有些落空。回过来,我虽然喜欢书法,但是我脸皮比较“薄”,少了一份像这位学长拥有的勇气,害怕哪一天,自己内心不坚定了,就会成为那多数人中的一个。
但是我要坚持,不能半路颓废了,让这个学习的机会流失了。就算人少,我也要坐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课程喊停为止。
当你在练习一个笔画或者一个字的时候,你会努力把握好手中的笔,让它顺着你的方向,但有时它却不是那么听话,所以可能会练到好几张纸。
练字的过程是我心最静的时候,抛开手机上五花八门的消息,只沉醉于书法的世界,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融入其中,特别享受着那种美妙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