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坐在滴滴顺风车上,收音机里传来梅艳芳的《女人花》,那歌声如泣如诉,婉转动人。我的心感觉被刺痛了,不由得停止了刷手机,细细聆听起来。下车之后,我翻开了歌词:
……
我切切的等候,有心的人来入梦
……
真情真爱无人懂
……
只盼望 有一双温柔手
能抚慰 我内心的寂寞
……
缘分不停留
像春风来又走
……
我惊愕地发现全篇都在强调一个意思:期待被看见,被欣赏,被温柔地对待。像是在控诉自己这朵花开得如此灿烂,为什么没有懂得的人来采摘,视为珍宝。同时,又为自己不得不凋零,而黯然神伤。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明明自己事业很成功,成绩很好,一回到家,父母说一句:"你衣服真是难看!""这么大了,连个结婚对象都没有,事业成功有什么用?"…
很平常的几句话,就被击中了,崩溃得想要摔门而出。明明自己在外面很光鲜亮丽,回到家却觉得自己低到尘埃里。
1
人为什么需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这种需求从那里来呢?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从来没有独立存在的婴儿,有了母亲和母婴之间的互动,婴儿才存在。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应对这个世界,这些都是母亲通过言语、行为告知婴儿的。换句话说,婴儿看到的世界可能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妈妈眼中的世界。
幼儿能放心探索世界的前提是,他知道母亲就在不远处看着他。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要是他玩的过程中,妈妈的目光不在那里,他会不玩了,去寻找妈妈,或者是玩得不那么专心,时不时的喊:"妈妈,你看,你看啊!"
母亲关注的眼神表明她看到了孩子的行为,而且对孩子的行为是认可的。
到我们长大了,这种期待被认可的需求,就会演变成期待爱人能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付出了,期待老板看到自己为公司做出的贡献。
期待被认可是人从小就有的需求,只不过,有的人需求多,有的人就会少些。现实情况却是,一个人,只有放弃了得到他人和周围世界的认可,才能得到自由,活出真正的自己。
2
我的大学同学玲子,大学里成绩优异,毕业时被上海的一家著名上市公司录用。当年,在我们那个普通的二本院校是一个传奇。正当我们羡慕嫉妒的时候,她却舍弃了那份工作,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一个二线城市工作。一次同学聚会结束,正好我和她顺路,我搭了她的车,不经意地问及此事。
玲子幽幽地说,"毕业的时候,我不放心家里,所以想着离家近点,可以多照顾家里,希望能多赚点钱让家里情况好点。但是,后来却发现,原来我什么都做不了。无论我赚多少钱,父母依然要早起摸黑守着那份营生,他们说他们只会做这个,不做这个了,每天不知道怎么度过。"
"这还好,我可以接受,每个人不同的命呗。但是我发现无论我的工作做得多么好,多为他们着想,赚再多钱。他们统统看不到,看到的永远是我还没结婚。而且他们也不指望我什么,他们觉得自己有儿子,以后养老什么的就都指望我弟弟了,尽管我弟弟的儿子都两岁了,还没有稳定的工作。在他们眼里,儿子才是他们的可以期待的人,而我是别人家的。"
"那时我才明白,无论我多优秀,都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是从出生就决定了的,谁叫我是女孩呢。这是我改变不了的事实。我哭了两天两夜,然后就去了广州,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主动联系家里。"
"过去就是自己傻呗,不愿意接受现实。父母只是生你的人,那是过去,现在的生活是自己的。我现在也定期跟父母联系,但是很少讲自己的生活,被问起,也只是挑他们能听懂理解的部分讲。毕竟是两代人了,他们从来没有在大城市生活过。已经不期待他们能懂我的生活了。"
只有接受了现实,才能解放自己。
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去改造身边的人,期待他们能理解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看到我们有多优秀啊!这不过是你不愿意承认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你,不在意你,对你没有期待,没有把你放在心里的事实。不放弃的结果是你也痛苦,对方也痛苦。你痛苦是没有得到认可,对方痛苦的是他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而你却不满足。
给自己一段时间挣扎、怨恨、痛哭、惋惜……这段时间可能是几个月,好几年。最终你可以平静地对自己说,去他妈的被认可,老娘不——在—— 乎(记得把嘴嘟高点~)!
所有有关让我们屈服于令人失望之现实的悲伤都是有价值的。
——南希.麦克威廉斯
就像——
你可能也不会喜欢我这篇文章,但是怎么样呢,我依然要这样写 (此处应该有个白眼,哈哈)。然后,我才可以平静地接受各种评论,冷静地思考,吸取对我有益的建议呀。
春天一枝花:正宗80后,人群中很害羞,开口就会很惹眼。努力过好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的诚实姑娘一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