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系统介绍软件设计的书籍,深刻影响了个人的软件开发习惯。它并不难懂,我一直推荐给身边的各个层次的程序员学习。
可对于一本接近500页的图书,很多人还是望而却步。一直都想写个关于这本书的速读,使更多的人了解它。但是最近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发现它之所以有价值不仅仅在于书中总结的原则和模式,更在于它提供的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模式的实践例子。忽略了大量例子的速读文章,也丢失了原书最重要的部分。最后,决定写一篇原书要点的总结,后来发现即使只是记录要点,也需要多篇文章才能表述清楚。这就有了这个系列文章。
最后强调,本系列仅适合于新读者快速了解原书概要,以及老读者重温原书要点。对于新读者,强烈建议购买原书仔细学习。
系列
敏捷开发
敏捷设计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设计(一)设计的臭味
系统设计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设计(二)单一责任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设计(三)开放-封闭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设计(四)里氏替换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设计(五)依赖倒置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设计(六)接口隔离原则
包设计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设计(七)包的内聚性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设计(八)包的耦合性原则
设计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一)COMMAND模式和ACTIVE OBJECT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二)TEMPLATE METHOD模式和STRATEGY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三)FACADE模式和MEDIATOR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四)SINGLETON模式和MONOSTATE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五)NULL OBJECT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六)FACTORY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七)COMPOSITE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八)OBSERVER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九)ABSTRACT SERVER模式、ADAPTER模式和BRIDGE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 - 原则、模式与实践 —— 设计模式(十)PROXY模式和STAIRWAY TO HEAVEN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