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大家分享了找素材的4个方法,今天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通过素材来提炼观点。
找素材这事,平时要学会多积累,可以把每天有趣的事、难忘的事、甚至是讨厌的事都写下来,放在素材库里。这样,当你想找素材时,也可以直接从素材库中寻找。
下面我找的三个素材,都是平时在生活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事,也是我之前发布在简书上的。
现在,我来带大家通过素材提炼观点。
素材1
一位母亲在饭桌上跟18岁的儿子吐槽她的朋友有多么糟糕,这位母亲一会儿说她朋友的孩子很没礼貌,认为朋友没有把孩子教育好,一会儿又说她的朋友每天在朋友圈晒自己去哪玩,有什么了不起的。
儿子实在听不下去了,就跟他母亲吵了起来。
这已经不是这位母亲第一次跟儿子八卦这种事了,基本上三天两头都会说。
他认为母亲每次都只会跟他吐槽别人的事情,永远在说别人的不好,自己过的有多好呢,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实在是受不了了。
甚至到后来,因为这种事,她儿子连话都不跟她说了,要不就是一见面没说几句就要吵起来。
观点:八卦别人的人,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这个素材,是我从别人那儿听来的,这个故事让我特别有共鸣,因为我身边也会出现许多这样的人,在人背后嚼舌根,好像这样显得自己很有存在感。
于是我记了下来,并发表自己对这种人的看法。
这个素材,我给它提炼的观点是:八卦别人的人,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正如故事中的这位母亲,因为总是八卦别人,让她的儿子都开始反感,最后的结果是要不没说几句就吵起来,要不就是连话都不说了。
通过这个素材得出:八卦别人的人,会让人很讨厌,最后只会敬而远之。
这样,素材和观点就十分匹配,而且很容易让人信服。
素材2
2018年中专毕业后,开始进入社会,虽说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却因为内向不敢出去工作,一直在家里颓废。
直到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文中有句话:找到对的方向,前方若有路,那么你我皆是光。
这句话让我开始追溯童年,自己曾经也有梦想,却因时间的流逝,把它遗忘了。
从那天起,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上进的人。后来我决定重新开始,去告别颓废的人生,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先从找一份工作开始。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一份工作。
找到工作后,特别不自信焦虑,害怕自己做不好,不懂得跟别人相处。
这时候我遇见了一位写作圈的博主,她的直播让我特别喜欢,她的声音特别有力量,她过往的经历让我十分佩服,她成为了我的榜样,因为榜样,让我不自觉想成为像她一样的人。
之后,我找到克服的方法,因为不自信,不知道怎么与别人沟通,所以我开始每天对着镜子学着微笑,与自己对话,慢慢的,我学会坚定,自信,从容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并且虚心请教前辈,跟他们学习请教,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两年后,我成为了部门的组长。
观点:找到人生方向,实现人生跃迁。
这个故事是我的个人经历,讲的是我毕业后,因为内向胆小,不敢出去找工作,后来被一篇文章触动开始勇敢走出舒适圈,找到一份工作,并且遇见自己的榜样,因为榜样,我不再害怕困难,而是勇敢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成功升职。
这也是之前提到找素材中的方法之一:第一次做的事情。
人生中都会有各种第一次,可以把每个第一次做的事情写下来,无论是成功的、失败的、尴尬的都可以。因为我们做的每件事,都会让我们的人生收获许多经验和成长。
通过这个素材,我得出的观点是:自己找到人生方向后,开始实现人生的跃迁。
素材3
今天在一个妈妈群里,被一位妈妈的信息气到了。
一位妈妈A在群里讨论:假如有两个学生相龄,是同爹妈生的,一个聪明一点,一个很傻很笨,转学,然后在学校老师只喜欢聪明的,父母求老师收下傻的,假如你是作为老师该怎么办?
这时另一位妈妈B却说:老师都喜欢聪明的,不喜欢笨的,再说了,那些成绩差的只知道影响成绩好的,我从来不允许孩子跟成绩差的来往,只能跟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交往,有利可图才是正道……
听到这些话,瞬间击中群里每个人的怒火。
有些妈妈开始回怼:成绩差,就代表人品差吗?怎么可以因为成绩差,就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跟他们交往?
这位妈妈B后来甚至说:那些成绩差的就不该上学!!!
很多父母会觉得说,孩子就应该跟成绩好的人在一起,这样才不会影响学习,但成绩差的孩子不代表就是坏孩子。
有位素质比较好的妈妈说:人人生而平等,没有贵贱之分,更没有以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如果你告诉孩子不允许与自己差的人交友,那将来孩子只会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对自己有好处的就极力讨好,没有好处的就翻脸不认人。这个世界上你能保证你接触过的人都是对自己有用的人嘛?比如你的家人,难道因为他们有一天对我们没有用了,帮不了我们了,我们就要远离他们吗?
这个故事,是我在一个妈妈群里看到的,里面的对话让人特别气愤。这个话题很吸引人,很有话题度,很容易触发读者的情绪,所以我就记录下来。
当然,这个不算个完整的素材,顶多算是个争议而已,因为它没有结果,只是大家在群里争论,但最后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像这样的内容,虽然不能作为素材,但却能给我们一个方向。因为这个内容是跟育儿有关,我们就可以确定文章方向是写育儿类的文章。
通过这些对话,我想到了一个观点是:父母的嘴里,藏着孩子后半生的选择。
那么,根据这个观点,可以去找相关的素材。比如写一个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长大后却有了很大的成就。
当然,这段对话依然可以留用。如果是我来写的话,我可能会把这部分放在开头,因为有争议性,很容易吸引读者。
结语
其实通过素材来提炼观点就是这样,看上去好像很难,但实际上并不难。只是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小难度,但只要多勤加练习,熟练以后就会觉得很简单。
看完以上3个例子,你学会了吗?欢迎来评论区写写看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