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龙应台著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读《目送》有感 文|一颗桂味
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包括:《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前两本书是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孩子成长的酸甜苦辣;最后一本《目送》收录了龙应台的七十四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在既为母亲又为女儿的岔路口,看爱的人渐行渐远。
首先是父亲的逝。
龙应台印象中的父亲,是昔日卑微的不敢开自己的小货车送教授女儿去大学的父亲;她立在自己的皮箱旁,看父亲的车喷出一团黑烟然后消失在巷口。时光匆匆,父亲成为不能安全开车的老人,在几个兄弟姐妹的劝说下恋恋不舍地上交了车钥匙。再一转眼,父亲躺在沉重的棺木里,徒留女儿在雨中望向炉门的身影。
然后是母亲的老。
传说中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老去的母亲就像鱼一样,脑海的记忆转瞬即忘:一时不记得自己的女儿,一时不记得自己年龄,一时想找妈妈。年轻的母亲,笑意盈盈、身材苗条;年迈的母亲,脸上充满皱纹、身形佝偻。她的眼神不复昔日清澈,却活得像个孩子一样,懵懵懂懂、无助又依赖。
再者是儿子的离。
等着他呱呱坠地,陪着他一起嬉戏,望着他走向远方。而孩子长大了渴望独自前行,做母亲不得不放手。对于儿子的离,龙应台不愿失去与孩子的沟通,于是有了著名的书信来往集《亲爱的安德烈》。然了解了二十岁的年轻人所想,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昔日的婴儿长大成人,他变成了独立的个体——你的儿子不再是你的儿子,他属于自己。
最后是朋友的牵挂。
儿时的玩伴不复年轻,黑发渐生白发,再聚会聊天时,更多的是分享如何抚养更老的父母。朋友也常常奔波在天涯海角,每一次“你保重”,都当作是人生无常的最后一次道别。龙应台笔下的朋友,还会时不时来一个电话,絮絮叨叨东拉西扯,只不过想确认一下你还安好——似乎这个年纪再没有比“安好”更贵重的词语。
这本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真实自然的感情,这与牵强附会的鸡汤文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重读一遍仍是充满感动。
想起埃里克森提及人生有八大危机,从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的每一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冲突与危机。如果与此相对应,龙应台处于人生的第八阶段,也就是在50岁以后的成年晚期,会面对完善对绝望的冲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
读这本《目送》,我们能更深刻的感受到龙应台对此的无可奈何——近距离的接触了衰老和死亡,再回顾过去和看待现在与未来,会不可避免地充满感伤。这是最令人感动的一部分,也是令人唏嘘的一部分——没有文字提及如何从容的面对它们。
安德烈曾回应母亲来信时就谈到,他以为母亲会在老的时候舒服的躺在摇椅上、细数一生的伟大成就;而并不然,龙应台写信时曾在许多处地方都谈到生命败坏的过程,丝毫未提及怎么期待优雅的变老。
所以读完龙应台的人生三书,还有点遗憾。朋友知道后推荐一本书《最好的告别》,书中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地终点。
这本书我还在看,期待下篇读书分享吧!
——end——
推荐一首歌,是蔡琴版的《恰似你的温柔》。在书中《山路》一文里龙应台写道,蔡琴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读这本《目送》,再听这首歌,十分切合意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