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嘟》里,与人相处的哲学中,道明了亲人、熟人、生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并非我们一般人想象当中的,亲人要亲、熟人要熟、生人要生,而是另有一番规则。
与亲人相处要生;与生人相处要熟;与熟人相处要亲。
亲人与亲人之间,往往是没有界限的。比如,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婆婆与媳妇之间,态度、话语的孰轻孰重,经过发酵,都是特别伤人的。
自从闺女正式进入幼儿园上学之后,结识了辰辰,放学后两个孩子喜欢在小区里撒野。
最近,看辰辰奶奶满腹的牢骚,经常抱怨媳妇的种种不是。因为上学时间的问题;孩子独立吃饭的问题;媳妇不给好脸色的问题...零零种种都会成为辰辰奶奶唠叨的事情。
辰辰已经上幼儿园小班了,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小班的孩子是需要掌握自己独立吃饭的能力的,因此老师也是要求家长在家里,尽量能够让孩子学习独立吃饭。
辰辰妈接受的理念就是,老师说的是对的,而且孩子也很有必要自己独立吃饭。
那么问题来了,回到家里看到的是辰辰奶奶在给孩子喂饭。如果你是辰辰妈,你会怎么做呢?亲人之间,说话比较直,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奶奶也不想当着儿子的面与媳妇发生冲突,于是就自己忍着,自我消化。
作为奶奶,平常的人际接触,无非也是一些带娃的同龄奶奶,思想观念也都差不多。自己消化,是消化的不透彻的。奶奶是这么想的:你让我孙子自己吃饭,他扒拉两口就没定心了,不吃了,那不就让他饿肚子了吗?媳妇你说,他不吃,就让他饿肚子,也不能喂,那万一要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呢?
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下,乘媳妇不在家,偷偷给孩子喂饭,成为奶奶对抗媳妇的方式。表面上不得罪媳妇,也不能亏待孙子,这是她能想到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是忽略了一点,其实奶奶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是迫于无奈,所以心里是不舒服的,只是忍着不让爆发;媳妇呢?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了,肯定也是有情绪的。怎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您老是跟我作对呢?
类似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因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媳妇对婆婆做的事情看不惯,自然有时候就不会好言好语;婆婆在媳妇面前为了维护儿子的面子,家和万事兴,自然也不会跟媳妇翻脸大吵。可是随着时间的一点点发酵,双方心里都不好过,有可能憋出内伤。
在苏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看到的是人无完人。无论是辰辰妈还是辰辰奶奶,各有各的立场与想法,为什么不选择坐下来,一起商量沟通呢?
无论是辰辰妈还是辰辰奶奶,都是希望辰辰能够健康成长。传统观念中,老人带孩子,有溺爱的嫌疑,那是因为她们的认知,没有跟上媳妇的认知。
古语有云:不知者无罪。奶奶没有错,媳妇也没有错,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其实,问题就在心里。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不尽是有害的父母,有害的只是我们接受的一些坏情绪影响的性格缺陷。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1、通过情绪疏导的方式,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排泄掉。
在辰辰妈跟奶奶之间,毕竟还有辰辰爸跟他们一起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对教育孩子的问题,同一个家庭中的成员需要达成一致的意见。虽然,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但爱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然而需要承担最终责任与后果的只能是孩子自己,不是辰辰妈、也不是奶奶。
通过一起吃饭的餐桌,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争取得到辰辰爸的意见,达成孩子独立吃饭还是喂饭的一个共同意见。那么妈妈跟奶奶之间,也会有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
这样,既能朝着共同的方向教育孩子,也能让情绪有一个疏导的地方,有益身心健康。
2、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拥抱心中的小孩。
作为成年人的辰辰妈与奶奶未必每一次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为独立吃饭还是喂饭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是不可取的。
辰辰妈的认知,来自幼儿园老师的要求相对于辰辰奶奶有一定的权威性,那么在这件事情上,大家就应该清楚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作为辰辰奶奶,也要接受自己意见不被采纳的情绪,无论是奶奶与妈妈针对不完美的自己,都要学会理解与包容。为自己心中的情绪,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拥抱心中的小孩。
3、彼此尊重,原谅别人也是在宽容自己。
每个人的行为处事,都是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你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你,也是一天天、一点点慢慢积累的过程,不同的成长环境,造成不同的认知,不一样的认知才成为今天的你。
无论是媳妇还是婆婆,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既然能够尊重其他人,为什么就不能运用一下开头讲到的人际交往哲学,互相尊重彼此的感受呢?
面对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相处,我们需要生,这个生其实也就是在心里保持一定的距离。
古语云:相敬如宾。原谅别人其实也是在宽恕自己,与其守与自己的坏情绪内耗,不如放下成见,原谅对方的不是,自己也会轻松很多。
婆媳相处,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清官也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学会疏导情绪,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释放自己的情绪开始,运用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的处世哲学,相信再僵的婆媳关系,也有温情的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