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论点
社会分层导致教育分层,中国正在面临这一进程。
2. 背景知识
2.1 教育分层
教育分层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如发达地区和富人占据更多的教育资源。
教育分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 教育内容
- 教育使命
- 教育目标
在宏观意义上,底层、中产、顶层社会对子女后代的教育培养路径分化,结果是每个层次族群的后代依然只能处于本阶层,很难跨越到更高的阶层。
2.2 阶级社会
典型的阶级社会:
- 印度种姓社会
- 欧洲贵族社会
一个人的阶级由血缘决定,与财富、社会地位无关。而中国古代直到今天,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阶级社会。
中国的古代科举教育在教育内容和目标上,对于所有人是一致的。教育的资源有差别,但教育目的没有分化。科举(高考)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开放,促成社会的上下层流动。
2.3 房价案例
- 中国房价:从市中心到边缘地带,均匀式下跌;
- 美国房价:从富人区到穷人区,断崖式下跌;
社区自治制度下,房产税供给教育,因此穷富人区的教育资源相差悬殊。
3. 素质教育 vs 应试教育
3.1 常青藤录取不公平
美国的主流社会精英是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ASP)族群。常青藤私立名校(藤校)实质上是精英社区的培养自己后代的环境。藤校以素质教育的种种录取要求达到两个目标:
- 保证自己族群的精英优先获取教育资源
- 排斥其他族群,同时将最杰出的外族群精英纳入藤校体系
华人往往在各方面都“达标” 的情况下无法获取藤校录取。如被哈佛拒绝的米歇尔·王案例。
私立大学招生特点:
- 不以公平为目标
- 没有明确的标准
为了排斥其他族群,设立一系列门槛:
- 希腊文、拉丁文考试
- 社交、体育
- 校友面试
3.2 进入常青藤的途径
目前美国,获取藤校录取的途径主要有:
- 体育特长
以白人精英的文化倾向为标准:击剑、高尔夫球。隐性挑出有钱的家庭。 - 家长是校友
校友面试制度。一代藤校,代代藤校。 - 校友捐款
倾向于录取有捐款历史的族群,看重族群对大学的贡献。
在这样的现实下,非精英阶级的后代进入藤校系统难度很大,马太效应,社会愈加固化。相比之下,中国式应试教育下,社会流动性较大。
4. 美国底层状况
4.1 穷人的状况
底层阶级很难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贫穷本身就是一种专制。
-- 《我的底层生活》
避免贫穷的措施
- 结婚之后生孩子
- 高中毕业
- 有一个工作
但是,美国穷人做不到。根源在于社区影响和认知局限:
- 缺乏自制力
- 缺乏认知能力
- 缺乏长远规划
穷人的思维、认知,决定了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命运。穷人更依赖安全感,更难以突破自己的现状。
影响一个人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教育背景、父母朋友、社交社区。
4.2 无处不在的局限
每个人的名义都受到自己认知的局限。中产阶级也很难突破自己的局限,无法理解顶层精英的思想。拒绝改变自己的思维。
阶级分层的实质是观念的分层。
5. 美国教育分层
教育的分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教育内容
- 教育使命
- 教育目标
5.1 教育目标
三个阶级的教育目标:
-
底层教育
教学基本生存能力,目标是培养成能做工作的社会工具。
案例:KIPP,应试教育集中营。“校训”:work hard, be nice。
对于底层,应试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以军事化的管理,提高自制力。
通过应试教育进入大学,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这一点与中国无异。 -
中层教育
中产阶级的教育是典型的——素质教育。
中产阶级的培养目标是:变得更加优秀,被人挑选。就像量产高等材质的工艺品,而非艺术品。
- 精英教育
上层社会的经营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决策能力,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领导者,驾驭蓝图。
而不会注重中产阶级的素质特长,具体的工作挑选别人来做。
私立学校培养模式,不强调纪律。教育学会欣赏、选择、改变世界。
5.2 培养模式
- 底层阶级
完全依赖学校教育。 - 中产阶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 精英阶级
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提供环境。
可以看出,社会阶层越高,家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更多的变成家庭族群发展的延续。
6. 中国现状
中国社会的财富分层基本成型,教育分层尚未显著开始。社会分层的必然因素:
- 社会的复杂性
不同社会层次的人,价值观、信息、认知水平不同。把握世界的能力不同。 - 人工智能
技术的革命引发人类社会高度分化。 - 财富阶级必然寻求巩固自身优势的途径。
面对社会必然分层的趋势,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认知升级(罗胖广告)越来越重要。
不论阶层如何分化,每个时代都有超越时代的人物,我们称之为英雄。
超越自己的阶层,超越自己的认知。
7. 启示
7.1 阶级趋势
社会的分化和教育的分化是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教育分层,是精英阶级维护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
通过已有的优势,占据未来的发展资源,避免“富不过三代”的结局。
7.2 家庭与未来
自己的目前的奋斗决定了未来孩子的起点,自己的文化素质影响孩子的出身。
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
- 教育出身;
- 职业出身;
改变下一代的:
- 家庭出身;
- 地域出身;
要对未来负责,就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提升自己,升级认知。
7.3 感悟
- 思考的越多,更容易理解这个世界。很多以前不能理解的现象,现在可以自圆其说。
- 见识决定命运。阶层固化的本质是思维僵化。
- 比认知升级更重要的是——自制力,是所有能力的基本。
用时1 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