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970575/847da640f2cd315e.jpg)
很多事其实是被迫接受的。所谓被逼无奈,倘若不是逼迫,自己断是不会主动去做,至少在自觉条件不够成熟的时候会这样。
从认识到认知是一个过程。过程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过程的走向也是如此。
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我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像我们一样只当作一个被迫的任务去完成。毕竟与我们情况类似,甚至整体条件当时不及我们的企业比比皆是。我们条件再不济,至少几位主要负责人都是科班出身,且在较大的生产企业的不同岗位呆过,算是有丰富的基层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但是,这些条件并不会对 GMP 认证带来多大实质上的意义。认证的核心问题对我们来说依然像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得付出极大心血才能完成。
几乎在所有规范要求的项目上我们都达不到要求。从厂房设施,到生产管理文件体系和记录,再到具体的人力资源配备、仓储物流条件都是缺项。尤其在质量管理方面更是如此。不但连最基本的检验操作规程都没有,检验设备也是简陋到勉强能对几个我们经常生产的品种出检验报告。当然,这样的条件能够支撑下来,完全得益于当时我们几个品种的法定质量标准要求不高。当时定量检测最先进的设备就是一台 751 紫外分光光度计。高精度电子天平都是后来为通过GMP认证购买的。检验人员也就一个工人里培养的。
尽管条件差强人意,但我们的生产管理其实做得不错,加上长期生产的几个化学药工艺相对简单,因此产品的质量还算控制得不错,没怎么出现过不合格的情况。
这种相对稳定的状况下,我们自然是没有动力去投入我们难以承受的资金来改善生产条件的。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推行 GMP 认证,我是想象不出哪一天会去做这事。
形势汹涌而至,根本不管什么人愿意不愿意。要留在这个行业,就得顺应……
早安,六月十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