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摆脱经济学一些概念的束缚,曾经有过许多次努力的尝试,但是到现在,虽然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这些概念依然保留着,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是将这些概念另取了名字,但是我们并不能去使用它,当这些概念被我们的主流搜索抛弃,但它却一直不曾离去,它从我们的偏僻领域又回到了我们的研究中。在我看来,我们可以接受这种情况,与效用等这些概念达成一致,用一些真正有用的努力去重新定义它,并不可能地将它们作为一个定量的概念。
弗认为,效用的定义尚未达成,因为一个原理的定义必须是有根据的,而对于这一点,效用的定义尚且没有被证实。他和费舍尔一样,在考虑一个问题时,主要考虑的是选择的逻辑而不是选择的心理,人际比较在一开始并没有排除在外,但是原理化的方法对于澄清这个问题也是有所帮助的。
弗对于经济人原理的处理方式是一个中心要素就是从最初情况给出的经济物品的向量和位移的向量(有限或者无限)的初始位置之间的区别,偏好的比较是这样一个位置的组合之间位移的比较,但二进制偏好的组合既可以是从同一个初始位置的不同位移。在1933年,弗表示对于原理而言,比较本地以及地区之间的原理,位移的比较是有着不同的多类型的。而做出这种地区间比较的想法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从一开始,地区间的比较隐含着一个基数,事实上,弗希望终其一生仍是一个基数方法的坚定捍卫者。
弗希望通过对于可积性问题的讨论结束了他在1926年推出的原理系统的演讲,即总体效用的定义是否能由考虑边际效用函数由与消费方式相关的原理确定。并指出,这样一段话“边际效用对于总体效用而言,并不是像第一眼看上去那么简单…不仅仅要根据u(x)ux是不是一个潜在的衍生物,而且也必须做更多的细致区分”
因此,对于总体满足度(=效用)的定义来说,一个决定性的事情是边际的选择不具有一定的函数形式,这就暗含着地区间的原理,问题的症结是相当明显的,那就是关于总体方面的任何结论都可以是从边际开始考虑,而这些正是由连接原理来表示。
弗本人并不喜欢标准教材书式的教学,这种方式将减少边际效用曲线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