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答,学校是早已锁定了的,但是能不能考上,就看我闺女自己的造化了。目前什么鸡血补习班都没报,她能考上就上,考不上就上学区小学。
晞妈陪你看世界
那位妈妈焦急地打断了我:“你这样,她怎么可能考的上?你不知道现在的家长有多拼,学校有多变态,那些幼升小的题目简直匪夷所思。我跟你说呀,你必须得给她报几个班,至少拼音班、英语班,还有数学逻辑啥的,这些我全给我女儿报了。”
类似这样的对话,我已经不止一次两次的遭遇了,原本一颗淡定的心也开始波动起来,毕竟最后一年的幼儿园时光了。虽然我一直秉承,趁孩子上小学之前,尽量带着她行万里路,走出去看世界的原则,不想让她被各种鸡血班所束缚,更不想让她过早地被知识性内容禁锢了思维,但是那些妈妈所说的话中,有一句竟然触动了我:
你闺女啥都不学,童年确实过得无比快乐了,但是一上学,发现自己字也不认识,拼音也不会,数学题也做不好,她会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而且啥都不如别人的话,她还可能会慢慢变得不自信……现在说的是要提倡素质教育,可最后比的还是成绩,什么综合素质,都是骗人的。学习不好,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到了社会,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呀,吃亏的不还是你闺女么!孩子会受排挤么?
说实话,尽管我不太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要怎样怎样,但是如果因为纯知识类的学习而让孩子在学校遭到老师的忽视和同学的排挤,这倒是我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几天前,带女儿去闺蜜家,闺蜜家的姑娘明年考高中,整一个暑假哪儿都没去,全在补课,就是为了明年能考入目标高中。闺蜜一边陪着姑娘做着每天到夜里11点也做不完的各种练习题,一边“控诉”着现今越改越变态的国内教育。看着她,我在想:这个当年因为幼儿园老师打击了姑娘的天性,而毅然决然让姑娘从幼儿园退学,自己全职带了她一年的淡定不屈从妈妈,也只能在残酷的教育现实面前从流了……于是,内心小波动的我,想像着女儿一年后没能考上目标小学,只能在学区小学里被老师问的啥都不会的场景,就不淡定地给女儿报了思维训练课程。其实,这个课程不是纯粹的知识教学内容,吸引我的还是它的思维训练项目,因为在我看来,所有与学习相关的,没有比思维的逻辑性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更为重要的了。
晞妈陪你看世界
可是,这样的非应试课程,似乎还是不能解决我女儿明年即将面对的幼升小考试、以及将来的社会竞争力问题呀?纠结开始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昨天听蒋勋讲“美的竞争力”时,谈到各种颜色花的存活和繁殖方式,他那关于“竞争力”语言深得我心:真正的竞争力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尊重每一种生命力的竞争力。每一朵花,都可以完成自己,而方式是不一样的。而这,也正是我想说的,是我想对我女儿和所有的孩子们说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完成自己,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如此,具有不同竞争力的生命个体才能无所约束地绽放出与众不同的自己,这个世界也才会变得越来越百花齐放、参差多彩。
美的竞争力
可惜,现在我们所谓的“竞争力”全是被一把尺子丈量出来的统一标准,恨不得每一个人经过这把“竞争力”的尺子测量后,都被量化成不同的等级,从金字塔尖到最底层,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社会资源,享受着差别对待的社会认可。这种单一刻板且越来越鸡血的评价不仅抹杀了所有“尺子”之外个性化的可能,而且也加剧了为人父母者的焦虑——毕竟社会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只有拥有在千军万马中,踏着对手的失败、勇闯独木桥的“竞争力”,才有存活的好机会,才有立足的大平台。
蒋勋说,这不是真正的竞争力,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才是竞争力的本质。只有存活本能没有思维意识的花做到了,而我们,这个自然界中思维活动最复杂最难测的物种,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领悟到这个自然界的竞争力法则呢?到底什么时候孩子们才能按照自己的生命力成长方式完成自己呢?答案很未知,所以讲真,我也不知道我还能淡定多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