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的理由
“砰,砰,砰,”,有人很文雅地轻轻敲门,我去开门一看,不禁惊讶地说:“是老兄你!稀客,稀客。请,请,请。”急忙大声对小宝她爷讲:“你看谁来了?”小宝她爷爷正在跟小宝在客厅玩耍,起身向前迎接道:“想不到,想不到,啥风把你老兄吹来了?”
那是六七年没见过面的小宝她爷的同事,比我们年长几岁,我们以“老兄”称呼他。这老兄也眯缝着他有点斜的眼睛,微笑着坐到沙发上说:“你们没想吧?”的确没有想到,我们两城住着,车城大约四十分钟,没有啥事,基本不太见面的。原来,他们曾经几个转业在一个单位的战友聚会聚餐,那几个喜欢打麻将,吃过饭后,在我们这栋楼的一个单元一家“垒长城”哩,他正好来家闲聊。
那老兄有一个很可贵的特点,几十年坚持着每天上山锻炼,下雨天也不间断。用三四十分钟,就走到了骊山山顶,一点也不气喘,说他心肺功能很好。并建议小宝他爷也要坚持锻炼。他说:“你锻炼一下,一天精神充沛。”七十岁了,身板很正,精神矍铄。他退休以后,还写作、出版了两本书籍,一本有关养生方面的体会,一本诗歌专辑。送过我们,我读后,感到很有教义。
问他现在还有书籍出版时,他笑着说:“玩一下就可以了,也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我把小宝领到一个房间,不干扰他们俩老同事在客厅喝茶聊天。
几个小时以后,他说:“要回去了,我老婆一个人看着小女儿两岁多的孙子,现在的娃淘气得很,她看了一整天了,我老婆身体吃不消的。”我们留不下他吃晚饭的,他说要去催那几个打麻将的战友熄战,我们送他到那个单元门口。
好几年没见的俩同事叙旧,很是愉快。小宝她爷说:“那时上班经常就是这样,我们在一起说好长时间,我俩能说到一块的。老了,都老了。当时他大女儿跟小宝一样大小,如今他那个外孙都高中二年级了。时光不饶人啊。”我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事相见,回顾往昔,高兴就好。
机缘巧合,不住在一起的同事俩,没想到时,就见了一面。让我感慨的是,他老两口互相体贴,很是感人,同是看孙子,能为对方着想,出个门,也想着家里老伴带孙的辛劳,实在难能可贵。所谓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不就是如此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