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发达国家是一面镜子(随笔)

发达国家是一面镜子(随笔)

作者: 仁者无敌_c096 | 来源:发表于2018-06-29 17:44 被阅读24次

          中国人向以虚心好学为标榜,我却有些不以为然。放眼当今,有的人确实学有所成,但也有部分人存在形而上学、学而无用、用而不专、专而不精的现象。相比之下德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如何呢?纵观数十年来若贝尔各个奖项谁取最多便一目了然。我们为之汗颜的是如汽车、飞机、舰船、航天、集成电路、发动机等中国至少落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更令人汗颜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涌现的所谓专家、大家、名家,在一度时期里居然论文是嫖窃的,文凭是骗来的,本事是杜撰的,还众星拱月称其为国之栋梁,时代精英,这岂不令国人大悲如死、蒙羞苦奸!一国之发展,离不开一大批真才实学的人,离不开精神之崛起,离不开民族责任和历史责任的担当!表面的华盖与光鲜,怎能让我华夏巍然于世界强国之巅?好在习主席一声令下走科技创新强国之路,挽狂澜于浮世之中,才让中国近几年的国力和军力得到大踏步前进。这是国之所幸,人民之所幸。

          几年前我曾到过日本,走马观花跑遍了长琦、广岛、大阪、东京,除买了几十元的小玩艺什么也不想买。我认为去日本不为看风景,因为没什么风景可看,唯有一个富士山,光秃秃、黑焦焦的,跟俯视一个烧瓦窑没多大区别。也不为购物,日本的一般生活用品比中国好不到哪儿去,更便宜不了多少,我为什么要用本就不太宽裕的资金去拉动日本的消费呢?况且我的钱是在中国而不是在日本挣的。我不是民粹,但我爱我的国家,哪怕能力非常有限,也很卑微。但我要把这卑微的力量用于祖国,哪怕是一滴水、一粒沙的作用。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有的国人到了日本就象到了天堂一样亢奋,疯狂购物,大把掏钱,我不知道这些人去日本是比豪气还是炫富?比钱多,人家一个月的工资就相当于我们一般员工一年的工资。比豪气?日本的丰田、三菱、日立等品牌傲视世界将近一个世纪。我隐约感到中国人到日本疯狂购物,日本人却在那里嘲笑、窃语:一群阿Q一样的蠢货,连马桶盖也要抢购。说实话,日本人是非常居傲的,压根就蔑视中国人,连他们的小姐也不屑和中国人做苟合之事,更为不堪的是,日本人很少买中国产品,很少来中国休闲旅游,既使有,恐怕也只是想来捞中国人的钱,或是刺探中国情报的专业间谍罢。

          黑格尔哲学观点认为,意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看清自身价值的存在和优劣,必须要有一个“非我”或其它外在物作参考,否则自身的优劣和价值无从谈起。中国的参照物可以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可以是非洲贫穷落后国家,它们都应该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前者或许更能鞭挞我们砥砺前行。

          有一种实事我们不得不承认,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至少比我们先进三十年甚至更多。如何让这三十年变成二十年、十年、五年或者相等甚至超越?我想途径只有三种,一是让这面镜子彻底照照我们的正面和反面,找准瑕疵,对症治疗。二是卧薪尝胆,攻艰克难,急起直追。三是把发达国当着一只猛虎,勇敢地骑上去,学他们动作,学他们吼叫,学他们登山,学他们捕食。

          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是要学的。日本的国民素质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从幼儿便开始了。他们的幼教不搞花架子,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教学工具如废报纸、绳子、硬纸板、彩笔、拚图模块等,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涂鸦、在老师引导下任其发挥,没有特定指向,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老师重点教孩子们如何穿衣、洗衣,如何吃饭,如何讲卫生,如何大小便等。他们还经常在操场上混班活动,让孩子从小懂得交谊、配合、团队及抱容。孩子们每天上学要背五个小包,每个包装的东西不一样,有装衣服、有装鞋子、有装学习用具和制作材料的,让孩子自己分类装拣。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有的幼儿学校还设置了冬天耐寒课程,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其独立能力、创新能力和意志力可想而知。反观中国幼教特别是私立幼教学校,习惯华众取宠搞什么英语、数学、拚音等花架子,号苗助长,得不丧失。

          我认为从小学到高中是孩子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的教育及教材不仅要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高分低能或高分无德均不能适应祖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书呆子也难担当大任。从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当真就没听说过哪位高考状元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名贯天下。与我们的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和日本都格外重视课堂试验和野外实践活动,寓教于做,寓教于思,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感知无数的为什么于有形,并写出心得和论文,为学生日后参与科研和创新培养了浓厚兴趣,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对此,中国该不该向人家学习呢?我们死肯书本,不仅固化了思维模式,也束缚了思维空间,更谈不上创新。解决问题只能有一维思维,没有二维,何谈三维甚至四维?我们的教育是否也应从初中开始设立物理、化学、数控、光电、航天、信息、机械等试验室或试验场呢,所有试验器材和原料由国家承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提升对理化现象及自然知识的感知水平,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欲望,从中发现大量的具有科技天赋的人才,若此,“创新中国”能不实现吗?

          中国的人才体系与人才成长体系是否真的形成和建立起来?我看未必!我以为,人才是不分贵贱的,不能非要取得耀眼的学位或显赫的职称才叫人才。其实民间的人才灿若星河,只是由于我们的体制僵化而不能让这些人才得以发挥而已,发明大王爱迪生、蒸汽机发明者瓦特和火车发明人史蒂芬逊,他们不都是没有学位和职称的史诗级人才吗?如何在民间发现人才,我建议每三至五年在全国开展一次技能技术或科技创新大比武,要像开奥运会一样隆重。比武内容丰富多彩,要涉及各个领域,参加年龄和学历不限,实行层层选拨,优胜劣汰。对于各行各业涌现的顶尖技术能手实行国管国控,建立专门档案,破格重用,区别重奖。对于已取得研究生以上学位的群体直接实行国管国控,坚决杜绝“空壳学位”、杜绝一朝获取学位终生享受荣祿。各行各业要对这一群体定期发布对口科研课题,督促他们写论文、出成果,对那些名存实亡的要予以警告,或降低学位、或取消待遇。对卓有成就者给予提拨重用、重奖。这样的制度一旦形成,国家不愁不强,民族不愁不兴!

          习近平主席作为大国领袖,这是中国人之大幸,他的睿智与果断,不论是抓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和外交,都叫国人扬眉吐气。让中国发出了老虎一样的吼叫、老虎一样的威猛,让世界为之胆寒。但是,我们与美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不可骄纵,不可夜郎自大,不可事事处处都在狂呼“厉害了,我的国”。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日本笫一》的书,该书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事,描写日本战后几十年如何闷声做事、如何艰苦创业而创造世界一流经济和一流效率的。奇怪的是,此书一出,竟然引起美日两国同时大讨论,但两国讨论的焦点却截然相反。美国人关注的是,一个世界人口最稠密、且食物和资源十分匮乏的弹丸小国居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人均GDP超过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而且世界上许多市场被日本占领,美国开始不安起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如何应对日本、赶超日本的大讨论。而日本关注的则是怕把他们的名声炒大了对己不利,于是在国际上装穷卖苦,到处游说和刊文声称他们如何不行,如何资源匮乏,如何没有发展后劲等等。我在想,日本为什么如此装熊呢?要么他包藏极大政治野心,要么他是一个极端自私的民族,要么他故作谦逊以博得世界对他更大好感。我又在想,如果在世界上又出了一本《中国第一》,我们的当局、我们的媒体、我们的人民会怎样对待呢?

          照着镜子也许走路更稳健,骑着老虎也许走得更远。日本人做事的严谨和美国人的博大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这面镜子永远摆在里,就看我们敢不敢去照,敢不敢亮出我们的原形?

                            2016.10.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暗黑之人:中国第一早有人写过,俺至少看过好几个版本

      本文标题:发达国家是一面镜子(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oa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