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跟随那位上司吗?
假设现在有A、B、C三个方案摆在你的眼前,而你必须选择一个。
你拿不定主意,决定去找上司商量一下。
这种时候,下面的哪一位上司会让你觉得值得信赖呢?
①跟你一样左右为难,无法做出抉择。
②马上判断出哪个方案更好,并解释判断依据。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觉得第二种上司更值得信任吧。
当面临多个选择的时候,有时候你的决定将大大左右事物的发展。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详细调查相关数据,小心再小心地进行模拟演算,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决定。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很多时候不管你选择哪个方案,结果其实都差不多。
这种时候,身为领导者所需要的就是坚定信念,果断地选择一个方向走下去。
当然,这种抉择是伴随着责任的,也是伴随着风险的。
但这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为你赢得部下的信任。
只是,当部下向你询问决策依据的时候,还是需要条理清楚地向他解释明白。
这个时候,你的决策依据究竟正不正确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说得直白一点,只要逻辑清晰地告诉对方一个看上去很有道理的依据就足够了。
即便是在工作中,类似“我觉得……”“应该是……”“好像是……”“是不是……啊”“可能是……”“如果有时间的话”“尽可能”等暧昧不清的表达,使用频率也是非常高的。
比如,在要求大家踊跃表达意见的创意会议上,所有人发言时都不会一口咬定,而是喜欢留有余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种会议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和谐讨论,产生共鸣,继而催生新的创意。而且,说话的时候留有余地有时也会孕育新的想法。
但是,在正式会议、发布会、商业谈判等场合中,你就应该果断断言了。
越是使用这种暧昧不清的表达方式,你的语言就越没有力量。
不能断言就表示你对自己的发言不想承担任何责任。
让我们先养成一个习惯,丢掉那些完全没有意义的暧昧语气吧。
比如说:
image.png
第一句里的“吧”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不需要这种含糊不清的尾巴。
另外,在发布会或策划说明会上,“因为时间关系”“可能听上去不是很容易理解”等解释其实也是在浪费时间。
留有退路的断言
有的时候,确实很难断定。
比如说,当你在发布会上发表了你的策划案之后,有人可能会问:“这个策划一定能够成功吗?”
这种时候,如果你能一口断定“肯定会成功”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就算你对自己的策划拥有十二万分的信心,可最终成功与否还是要看很多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因此,如果你选择坦言“可能会成功”的话,听上去可就没什么说服力了。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回答“我有很大的把握”,“成功的可能性很高”。既没有把话说死,也做到了断言,所以还是相当有力量的。
不要忘了,在断言之后还需要告诉别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否则就算你做出了断言,要是说不出什么依据的话,说服力也会大大降低。
记住,断言之后,一定要告诉别人你的依据哦。
第二章 总结
1 所谓断言,即明确表达说话人的意思。
这样一来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力量,让你更容易获取他人的信任。
2 正因为领导者提出的建议承担了一定的风险,这条建议才有意义。
3 丢掉“我觉得……”“应该……”等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吧。
4 商务文书的第一行是最关键的。
可以通过“先压缩再断言”“先预测再断言”“语带恐吓的断言”“违反常识的断言”等方法抓住读者的眼球。
5 切记,“断言是一种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