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前,上级给皮旅干部发便衣,皮定均怒喝:谁穿我枪毙谁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7月,国军大举进攻我中原解放区。面对30万国军的围剿,中原军区各部在李先念的部署下巧妙突围,史称“中原突围”。
在这次突围中,最为军迷和史学家津津乐道的就是皮旅,即中原军区一纵一旅。原来,为策应主力部队向西、向北突围,皮旅的任务是就地坚守3天,并向东造声势,迷惑国军。
这个任务说白了,就是让皮旅掩护五万军区主力。
谁都清楚,主力部队一走,留守和掩护部队的前途会怎样。远的不说,12年前中央苏区主力部队长征,留下一个独立师和若干独立团,等3年后下山改编时,原留守部队只剩下五百人。
考虑到这点,一纵司令员王树声在向皮定钧布置任务时,语气非常凝重:“主力今晚就开始行动,你们要用一切办法拖住敌人,使敌人在3天内找不到我们行动方向。”
王树声司令员
“等主力越过平汉铁路,你们的掩护任务就算完成了。以后你们按当时情况选择突围方向,或就地分散打游击,或尾随主力向西,或回豫西、去太行,或南渡大江,或东出苏皖……”
纵队政委戴季英接着说:“你们看,还有什么困难?”
皮定均拍了拍胸脯:“困难是有的。我们知道,上级首长比我们更困难。请首长放心,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送别皮定钧时,王树声特地握住他的手:“我晓得,给你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李司令员特别交待,多给你们一些款子。此外还给你们旅的每位干部发套便衣,形势不利可以就地隐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第二天拂晓,全旅连以上干部就聚集到县中学操场,皮定钧传达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对于这个任务大家并不感到突然。主力要突围,一旅要担任掩护角色,这并不是刚刚决定的,早就打过招呼。
传达完任务,皮定钧突然话锋一转:“昨天便衣都发到你们手上了是吧?现在我宣布纪律,干部一律不能穿便衣,要和战士一起行动,谁穿便衣,那就是临阵脱逃,必须枪毙!”
接着,皮定均语重心长地说:“部队里大多是豫西子弟兵,登封、嵩县的父老乡亲把那么好的后生交给我们,我们当干部的要为他们负责呀。要死也要和战士死在一起,不能战士死光了,自己躲起来,我们旅没这孬种!大家明白吗?”
底下干部齐声回答:“明白!”
说得容易,但真要让全旅全身而退,难度太大了。
在皮旅正面,国军部署了第七军、四十五军、四十九军、七十二军。10多万人构成纵深达二三十公里的封锁区。除了正东的敌人,还有南面和北面的敌人。一个旅要阻击这么多敌人,无异于天方夜谭。
除了阻击,还有个重大问题:完成3天掩护任务以后,皮旅该去哪?
如果尾随主力西进,势必把敌人全部引向西,这对主力极端不利,而且把自身置于3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之中,有被前后夹击的危险。
向南,有浩浩长江天堑,一支孤军要突破它是绝对不可能的,当年中央红军为了跨越长江,一直向上游绕到金沙江,损兵大半。
向东北或北?东北有众多纵横交错的河流,眼下正是梅雨季节,水深流急,要连续渡河是不可想象的。
向西不行,向南不行,向北不行,分散逃命更不成,只剩一个方向——向东,与主力背道而驰。
但东面有4个军,还是皮旅主要阻击方向,怎么突围?
皮定均正是善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1944年奉命开辟豫西时,很多人都说当地民风剽悍、土匪刀客众多。日军打过来,老百姓不打日军,反而缴械国军。建立根据地根本就是幻想。
皮定钧后来用事实打脸:1500人的队伍,一年后变成7000人,还拥有11个县作为稳固老区。
开完布置会和动员会后,皮定均又召集旅党委委员,在中学会议室开会讨论阻击和突围方案。这个会议就没动员会那么顺利了,从上午到晚上,大家足足吵了10个钟头!
晚上11点,一直没置一辞的政委徐子荣说话了:“我看还是向东突围,可以来个回马枪,完成3天掩护任务以后,我们全线出击,然后一收,在哪儿藏起来,等敌人追我们时,我们再往东插,不就突出去了?”
话音刚落,立马被反驳:“你根本没打过仗,我们旅防守正面有20多里宽,你说收就收啊?还向前佯攻,你佯攻再撤下来,敌人会给你这机会?”
那时皮旅干部关系很融洽,会上争论面红耳赤,会下大家还是嘻嘻哈哈的,皮定均本人就喜欢以小兵身份和底下战士打牌、摔跤。所以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只要说得有道理,骂旅长、政委正常得很。
徐子荣的发言把皮定均的思维照亮了。他立即想到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刘家冲。但怎么把部队佯攻之后收下来,他也觉得是个难题。撤出阵地,倘若被追敌粘住,那是十分危险的。
会议开到深夜十二点,阻击和突围方案总算定下来了。至于如何佯攻又收,皮定钧决定:留到阻击任务完成再说!
旅党委会决定,把阻击任务交给一团和二团,一团布防在白雀园以北,二团布防在白雀园东南,依托早就构筑起的一系列坚固工事,利用坚强的小部队,节节抗击,顶住东面的 4个军。
当然,一个旅要打国军4个军三天,皮定均也知道那就是送死:何不把阻击时间缩短为一天呢?
皮定钧组织部队夜间撤下来,天明后大摇大摆地向东运动,并派侦察兵到敌人那里去看工事,故意向敌后的老百姓到处打听向东进入大别山沿途村庄、道路情况。
有意无意中,侦察员随口说出:“附近哪里有大的集镇?这两天四五万大军要过来,可是难办呢。”
国军侦知上述情况后,认为中原军区的主力要向东突围。真的主力向西突围了,他们不敢相信那是主力,怀疑那是佯动,仍然严阵以待。
两天两夜,东面4个军不敢轻举妄动,还幻想着设个口袋阵,等待“共军主力”自投罗网。为皮定钧兵不血刃而争取到两天宝贵的时间。
现在,阻击3天任务的最后的一天一夜,要动真家伙了。
从第三天上午开始,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国军4个军向皮旅20里宽的正面全线进攻。
兵来将挡,皮定均采取了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每个支撑点都是一个山包。每个山包都自成一体,但相互之间又火力交叉。
皮定均后来在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时,在北疆经营了许多反坦克阵地,这些阵地能找到当年白雀园阻击阵地的影子。
光被动挨揍可不行,皮定钧利用敌人疲惫的间隙,发起了三次反击,次次都取得了巨大战果。
可是,当反击的部队一撒到山上,敌人又脚跟脚地粘上来,靠得很近,三次出击都是这样的态势。
“我吃不掉中原军区主力,还吃不掉你共军一个旅吗?”敌人下决心抓住他们这支孤军。
第四天中午,突然出现转机。原来忽紧忽慢的阵雨骤然之间变成多日不见的狂风暴雨,雷鸣电闪,一片混沌,几米之外不见人影,整个世界成了一锅粥。
这是上苍给他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出击!把敌人赶得远一点,再撤下来,前面留下一个营殿后。”皮定均命令下得果断而又坚决。
不久,冲锋号声、机枪声、步枪声越来越大,一团派人报告:我军打垮敌军三个团,敌主力已经退到50里之外。
收!半个钟头后,除了殿后的那个营,皮旅所有部队全部在指定地点集合完毕,立即向西转移。
西行仅20里,皮定均突然向南拐了个直角,抛开了大公路。往已是一片泽国的稻田走。
折腾两个多小时,陷入泽国的皮旅战士才走了六七里地。皮定均接着又拐了一个直角,一头向东扎去。
部队一夜强行军80 里,终于到了目的地——只有6户人家的刘家冲,它就在白雀园的鼻子底下。
转了一夜,差几里路就回到原地了。
就在昨天下午,刘家冲还被敌人控制着,大概他们觉得这么一个小村庄,山又很低很小,又靠近两条大公路∶东面是潢(川)麻(城)公路,南面的商(城)经(扶)公路。
这样一个兔子不拉屎又交通便利的地方,共军怎么可能会选择藏在那?
敌人在黄昏前撤离了。皮定均及时掌握了这个情报,并利用了敌人的这种心理。
在刘家冲,皮旅狠狠地休整了一天两夜,该行动了。
凌晨,28 日凌晨,皮旅 7 千人马跑步通过潢麻公路,急行军三天,抵达大别山的腹地——商城县一个小瓦西坪。商城顾敬之的保安团、金寨县保安团和国军七十二军的一个团占据了东面的两个山头,锁住了皮旅东进的道路。
军情紧急,皮定均却气定神闲:从枪声判断,敌人到达也不久,还没来得及构筑工事。决定一团攻占前面的山头,掩护旅直和二、三团通过。
“像撕布一样地把它撕开,动作要快要猛!”皮定钧对一团团长王诚汉布置完任务后,还打了包票,“拿下山头,我请你们吃红烧肉!”
一个钟头后,我军打垮了刚到的敌军三个团。战士们前脚登上山头,大量装着半斤红烧肉的缸子后脚就抬上了山。
王诚汉将军
打过商城,皮旅轻取金寨县重镇吴家店,就地休整。
就在休整的第 3天,皮旅终于联系上了延安,延安发来的电文就两个字:快走!
第二天一早,七千人的队伍继续东进,接下来几天里,皮定均指挥部队力克国军重兵把守的要隘清风岭,抢渡磨子潭,成功抵达皖中平原,将中原追兵甩在身后。
7月13日,皮旅7千人马集合在毛坦厂镇,开穿越皖中平原动员大会。
皮定均掷地有声地说:“同志们,我们用 5 昼夜连续行军。飞跃皖中平原,夺取突围的最后胜利!为此,我号召同志们,再来一次轻装,彻底轻装!除了武器弹药和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其它东西一律甩掉。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速度就是胜利!”
轻装,彻底轻装!7 千个背包,丢了整整一山沟,横七竖八到处都是。
在我军历史上,有过1昼夜奔袭 240 里的范例。 5 昼夜不停地连续行军,极少发生过。
当皮旅到达六合公路上的官亭镇,把民团局100 多个局丁赤条条地堵在床上时,战士们和敌人开起玩笑来:“喂,快起来,共军来了!”
局丁竟发了脾气:“你吵什么!共军又不是飞毛腿!”
到第四天晚上,皮旅打了突围的最后一仗:国军从六合、滁州、明光等地调来10个团,兵分5路进剿。企图将皮旅围歼于津浦铁路路和淮南公路之间。
哒哒哒,数辆装甲列车上,轻机枪不停地扫射,皮旅遭受突围以来最大考验。
“炸!炸!炸!”皮定均看着浑身是铁的庞然大物,连声说着“炸”字。还离着 50 米时,工兵引发了炸药包。“轰”的一声响,铁甲列车被炸毁2辆,没被炸毁得也溜了。
此同时,铁路两侧也响起了枪声。“把炮弹、子弹全部打光,一发也不留!”
这是皮定均在整个突围途中下达的最痛快的一道命令! 今天,他要光着膀子和敌人打一场痛快淋漓的硬仗!
激战到拂晓,皮旅终于突过淮南公路,成功翻越最后一个山头,与淮南军区部队胜利会师。
会师的这一刹那,整个队伍沸腾了!什么脚疼,什么疲劳,什么饥饿,所有这一切全都忘诸脑后,队形也乱了,全都向山下拥,两支人马合在一起,热泪滚滚,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时,皮定均却再也没有了一点力气。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感到饿了,从口袋里掏出饭团,刚吃了几口,就倒地大睡。
整个突围历时22天,突围前皮旅有七千人,与淮南大队会师时尚有五千三百多人,三个团建制均保存完整,堪称我军军史的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