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在乎时间的人,比如我每天每日书大概是一个番茄钟(25分钟),产出是1000来字。接单逼着我精确预估一件事所花费的时间。我觉得做项目估算应该是自由职业者的必经之路,除了自己可以搞清楚赚了多少,还需要以概括性的数字体现在项目建议书里,呈现给客户。比如签订协议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要告知客户何时他们可以收到可交付产品,又需要多久进行测试,什么时候付给我工钱。
最近我上了一门项目管理的课,课本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每个项目都由几个基本部分组成:项目范围、产品、时间进度、预算,以及相关的假设条件。实际上,这些都属于合同中工作范围内的基本内容。在深入这些知识中,我觉得即使想要做好“设计”或者“写作”这样的创意项目,也应该有一些工程的知识。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更需要具备对项目需求、客户期望、消费者行为的洞察力,以及对项目风险和关键问题的识别与管理的能力,最终要能帮助客户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我无意在这里复述一些定义。从我的经验来说,如果你不把项目管理所需的时间规划进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那么,恐怕你就不得不加班熬夜,甚至搭上周末的时间来为真正的设计工作做好支持工作了。
说的东西有点超出今天想说的范畴了。我和叶子的矛盾不止在那天7小时的微信电话,还有之前我在她家时的一段对话。我陪她看电视时,有个客人想让我替他们维护他们的两个网站。我不想和叶子闲谈的日子里工作,也不能直接拒绝客人,就报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对方没有接受。我给叶子说,这家客人有点烦人,不过我用这种方式劝退了。
叶子居然对我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一直只能碰到这样抠门的客人吗?你不想想,像你这样名不见经传的自由职业者,大的公司凭什么找你合作?你需要进入一个大公司,攒足够多的案例,才能出来单干。你现在顺序错了。”
我内心是吃惊的,但我没表现出来。这件事的隐情是,因为我珍惜和她玩耍的时间,我才放弃了这个订单。也许就像千禾说的,我应该说出来我的付出。或者我应该给她出个账单,让她知道占用我的时间究竟要多少钱。
不过这时候我也有了两个新的感触。一个是可能因为自由职业不像全职工作一样有固定的上班时间,所以其他人更容易觉得你无所事事,不知道他们正在你的“上班时间”打扰你。第二个感触是,工作其实不是一个人的事(在自由职业者身上更为明显)。我可以尽我的能力去完成各样的订单,但里面也会掺杂身边人的影响。比如朋友状态差了,可能会分心安慰;父母生病,也会产生压力。
曾经,我觉得我至今的成就都是我靠自己取得的,回想起来也有身边人的付出。父母支持我的兴趣,身边人知道我的业务后也介绍订单,其他人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改善方案,给我个人指导。叶子说的话,虽然我也知道,但我想如果她不关心我,也不会提出这个建议。即使我不接纳,也该思考,毕竟如果没有身边人各式各样的评论,我就只能靠自己的悟性了。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长篇故事。跳出公司的框架,个人的成长就依赖于能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再也没人为自己的前途负责,也不是自己做到极致就能成功(就像做设计需要成为项目中的一个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