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友聊天,同学问我孩子叛逆怎么办的问题,我便接下了话茬,聊了起来。作为教师和班主任,虑及“叛逆”的普遍存在性和克服“叛逆”的艰巨性,便将拙见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家长,特别是觉得自己威严被挑衅时,我们更要学会淡然以待之。
首先,积极直面孩子的叛逆。叛逆是青春期孩子的常见心理,也是他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简单来说,正是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让孩子形成一种“小大人”的心态,他们渴望被重新认识,渴望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于是一反先前形象,尝试着在大人面前表达见解,彰显存在。所以,孩子出现叛逆时,我们需要放平心态,直面孩子叛逆的事实,绝不要直接采取武力镇压、思想洗脑或者漠然视之的态度去维护自己所谓的权威和脸面。
其次,尝试读懂孩子的叛逆。既然叛逆青春期孩子的常见心理,也是他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叛逆存在也就是合理的。我们不仅要直面,更要学会引领,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为此,我们就有必要去尝试读懂孩子的叛逆。比如,在父母工作忙碌,对孩子关注不够的家庭里,孩子往往因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而叛逆,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获得关注;有些是基于交友的需要,他们羡慕朋友的“当家做主”,便模仿朋友的言行举止,故作潇洒和亲近,从而融入朋友的圈子;更多的时候是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甚至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于是他们就选择我们认为是叛逆的方式来变相维权。所以作为大人,我们要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我们自己的青春期是怎么度过的,然后学会去读懂孩子的叛逆,进而去寻求克服叛逆的良方。
再次,和谐引导孩子的叛逆。既然孩子叛逆,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有做的不如他意的地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试着深呼吸,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态,尝试着换位思考孩子叛逆的原因或者自己可能做得让孩子不如意的地方,然后以平和心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不如意,并在耐心倾听之后和孩子坦诚交流。注意,这时候的孩子不需要诡辩,更不需要打骂体罚,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你表现出来的在乎与耐心,是让他说出心里话的语言环境。所以调整好我们的心态,营造适合交流的环境,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坦诚交流是我们和谐引导孩子的叛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最后,给予孩子“小大人”的尊重。青春期的叛逆,归根结底就是孩子对权益的争夺与对自身利益的捍卫。尽管他们没有大人所认为的能力,但是他们却总觉得自己长大了,“我可以自己来决定”,于是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在关系孩子利益的事情上,以家庭会议或者父子(母子)协商的形式交换个人意见,在互陈利弊的前提下解决问题。这样既给予孩子尊重,又让他获得了参与的成就感,更培养了孩子多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完美地化解了一些家庭的纷争乃至战争。
所以,对于孩子的叛逆,我们要淡然处之。同时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更多一份平和与沟通,从而培植起孩子“我想要……”的那份“内驱力”,唤醒那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遮掩甚至埋没的真性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