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课,在回住处的公交车上,无聊翻了下微信好友列表,顺手点开了一些小伙伴的头像,基本都是朋友圈里好久不见的那种。
朋友圈的更新频率和内容,因人而异,有人陈安之附体,狂转各种鸡汤励志文;有人变身晒娃狂魔,小朋友拉泡屎,都恨不得加个滤镜多角度连拍;有人多张连发,狂晒本地旅游照片;有人各种本地普通饭菜几连发,变着法儿诱惑正在减肥的朋友;有人各种每日打卡,坚持不懈地为自己正在学习的平台打活体广告;有人变身工作狂魔,各种转发所在公司推广链接...
我们多数人的朋友圈,可真是五花八门啊。
那个屏蔽我的朋友,平日里跟我关系不错,属于不常见面,但任何时候再见,彼此都毫不生分的那种。年龄上差了几岁,我比他大,所以有时候关于工作、感情等问题,她问到我了,我也就会如实说出自己的看法。
好朋友嘛,本该这样。
发现她朋友圈对我屏蔽之后,发了条消息给她,没想到很快收到对方回复:因为你之前在有个问题上,跟我观点不一致,所以我把你屏蔽了。
当时具体聊了哪些内容,因为我最近刚换了手机,已完全没印象了。但她这个雷人的理由,还是让我吃了一惊。
逢人减岁,遇物加钱,这类混社会的基本原则,我还算清楚。但于好朋友之间的沟通,也严格遵照这些,未免也太假了吧。
她自己也意识到问题所在,回消息说感觉自己太幼稚,我没再回复她。
就这样吧。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最常见的几种朋友圈内容:
每到上下班时间,朋友圈里就会出现一波工作狂魔,各种转发所在公司推广内容。
作为销售,起码要让身边的朋友们知道自己公司的产品,这点无可厚非,也算是给朋友们在购买这类产品时,提供一个更靠谱的渠道。
这类朋友,只要不是频繁发送相同内容,我都不会屏蔽,并且支持这种行为:光明正大的销售对身边朋友真正有用的产品,不丢人。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朋友圈里,也会隔几天发一些与自身工作有关的照片,工作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嘛。但这种信息,绝不会多发,毕竟,不是朋友圈里每个好友,都对学习英语感兴趣。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全是,朋友圈是自己私人领地,如果全被工作类信息占据,这种人的日常生活,得多单调乏味啊。
如果是所在公司规定必须转发的内容,朋友们,申请个小号,没那么难的。
或者,可以考虑换家公司了,这种傻逼老板,不值得跟。
老话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说: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也不适合频繁在朋友圈刷屏,更不应该通过刷屏求赞,来换一顿饭菜九五折,或者免费得一个钥匙扣之类的小玩意儿。
觉得某些“干货”内容对自己有用,微信很贴心的,收藏起来就好,别再疯狂转发,狂刷朋友圈了。
因为:自己喜欢和认同的东西,别人并不一定也这么想啊。这也是转发内容到朋友圈,我比较谨慎的原因。
喜欢某篇文,当然可以转发,但不必篇篇必转,用实际的金钱去赞赏作者,才应该是对一个写作者,最大的认同。
同理,喜欢某个东西,下单就是了;想吃哪家馆子,去吃就是了;需要个钥匙扣,去买就行了。
为了那点小折扣,各种群发微信好友求点赞,第一次我忍了,第二次,必定屏蔽。
这种人,不值得交往。
其实啊,很多时候,自己的朋友圈被屏蔽,并不是错在对方,而是你发的内容引起了对方的不适和反感。
朋友圈的内容,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品位、也代表了一个人眼界的高低,和见识的深浅。
发朋友圈时,不用刻意伪装,但也别太随意。毕竟,这么多人在看,尽量不要浪费别人时间,是对朋友最大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