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范式:一种封闭的观点
1. 在古代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英雄般的胜利来自它能够在对立面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平衡,奥狄浦斯悲剧性的失败则源于他无法维持这种平衡。希腊人视有教养的人,为具有和谐所带来的智慧的人:与宇宙及其力量调和的人。
2. 除了平衡感,希腊的秩序概念还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静态性,界限是固定的,无法移动的,走出自己命定的位置或阶级,而超越界限是注定要失败的,在神话中,要冒着惹怒上帝的危险,无限过程的概念令他们感到害怕。
3. 现代范式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注意到了控制。控制是现代范式生产性成功的关键。是新工业主义者或技术管理人员所清楚了解的要点。不过这一范式也产生于恐惧和害怕。如果我们偏了一点,就会一切散为碎片。现代主义,尤其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之中的体现,是害怕放松了控制的弦。
4. 后现代主义,帮助我们看到,自然本身是有灵活的秩序所组成的。秩序和混沌不是完全的和无法改变的相互对立,而是彼此相互联系。这一观察迫使我们重新界定秩序和混沌:从内部和谐与平衡,而非外部强制的角度来看待秩序,从新型秩序而非完全解体的角度来看待混沌:一种起伏的,复杂的,多层面的秩序。
5. 杜威和怀特海所认识到的目的产生于过程自身,而不是外在于过程,这意味着,在过程开展之前,目的只能以一班的,甚至是模糊的词汇来描绘笛卡尔所追求的那种精确界定,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
6.泰勒课程的四个重点①选定的目标②提供的经验③有效的组织④评价。不难看出,他们是现代主义的,而不是后现代或前现代的。学习在这两种模式中都被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体现于发现预先存在的已知的事物,为此这只能是信息的传递,而不是知识的传递。知识可以被发现,但不能被创造。这一系统是封闭的。
7.我们需要超越视课程为一系列相邻单元的观点。而是要视其为丰富的,开放的,经验的多层次组合,视其为随我们注意力转移而不断变换中心的复杂的马赛克。
8.泰罗列出的管理需要注意的四个责任或原理:第一,必须发展关于工作要素的科学以取代一句经验的老做法。第二,工人必须得到科学的选择和培训,不能像过去一样,随他们使用的方法。第三,必须注意,确保所有工作都依据开发了的原则而进行。第四,必须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平等的划分工作和责任,泰罗所说的平等分配责任,就是说每一组管理人员和工人必须做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种由管理人员向工人提出工作要求的预先指令信息,是现代科学管理最重要而独特的要素。
9 它也是方法课中交给师范生的课程规划工具的内在要素,它假定目的应先于实施途径,而确定这样便从取得特定结果的数量和花费的时间来测量效率。这一现象的和封闭的系统使教育目的变得琐碎化,仅仅局限于那些能够特定化的目标。
10.类似发现每天10或15分钟成为一个阈值,学习的时间越长,通常每天达到50分钟的时候,成绩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这一事实被当做例子说明,科学管理应指出并消除教育中的浪费,而不是作为质疑效率模式自身的动因,人们只是注意到,在一个领域过多的花费时间会带来相反的结果以及赖斯所言有效利用时间,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改革问题所围绕的一个要点,于是,以可测量的小单元设计课程的模式,便随之出现了,这就是现代范式的小单元教学。
11.舍恩说,技术理性模式看起来是不彻底的,它只涉及问题的解决,而不注重问题的发现或问题的界定。
12. 邱伯利说,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的学校是将原材料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中各种需要的工厂,这些话反映了工业主义的语言和思想如何渗透到美国的社会思想和学校课程之中。所运用的模式则是提高工厂生产力的模式,科学管理模式课程成了国家的当务之急,学校教育的核心品质是端正,准时,安静和勤奋,这四种品质能产生好的工厂工人和好学生。如果好被界定为忠实的服从他人的程序而非发展自己的程序像好孩子一样,通过这种方式,他们都被生产为成年的产品。
13. 泰勒原理包含四个问题: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二要提供什么教育经验,以便达到这些目标?三,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四 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
14. 杜威认为,教育目的来自经验活动的过程之中,学习是活动的产品,泰勒则是教育目的先于经验,学习是特定意图的,指导的和控制的,结果是可测量的。
15. 存在于稳定状态,宇宙观之中的统一化标准概念是现代主义范式的核心。也是后现代主义范式通过各种形式予以挑战和排斥的概念。
16. 自然不是严格的原因与结果的连续体。体现于自然之中的,界定其本质的是创造自发行为和自组织的强大的力量。终极力量的神秘性或决定论中环境的机制---在既否定意图也否定对话这一点上是相同的,都不能界定生活与自然,只有自组织引起动态的和转变性的相互作用,才能达到这一界定,这是后现代科学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17. 舌恩发现了一种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的专业,敢来研究有能力的实践者,一种反思性实践模式,以实践为导向的实践者是她的理想,一种不是通过资格课程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的能力
18. 首先,实践者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不再视其为普遍理论的复制,而是视其为特定的个人的事例。其次,实践者运用直觉类比和隐喻,对一个问题予以框架化或情境化,当一个实践者意识到他自己的框架的时候,他也会意识到其他框架的可能性,他关注自己优先考虑的价值和规律。实践方法的第三个方面,实践者与情境之间保持对话,总要倾听来自情境的坏话,并在讨论中采取隐喻性的语言,这种开放的讨论,与自己与他人与情境之间进行的讨论是发展反思性方法论的关键。所有的反思性方法论,他认为都来自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