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身体不是很好,整个人都很丧,早上起来请了假。然后一趟一趟的跑厕所,为什么不去医院,第一真没这个一生病就跑医院的条件,第二可能从小就养成了这种扛扛就过的习惯。
中午的时候好了一点,然后看了一个真实挺丧纪录片《出路》,三个主人公,三个不同阶级,三种命运。最让我感到可惜的是12岁的主人公,马百娟。她的家庭一年花销不过50,可能真的很难想象,但这真的是存在的。我也是出生农村,但是差距真的很大。她今年12岁,然后上小学2年纪,她的学校一共只有5个学生,和2个老师,她是学生中年纪最大的。我对她印象最深的几个镜头是她凌晨起床,把馍馍泡到冷水里,然后胡乱用筷子划进嘴里就背上书包上学了。然后还有她充满对未来的渴望的眼神,她坐在土培上拿着书本说,我长大了,要去上大学,要去北京上大学。她12岁时面对镜头非常的高兴,表现的很积极,回家的路上一边看着镜头,面带微笑一边快步向前。崎岖的山路她走的飞快。还有就是她和家人上山收农作物,一个人就背着一大摞农作物,跑的飞快。12岁的她虽然生长在一个生活环境相对没那么好的地方,却很带着希望快乐。
导演再拍她的时候,她已经15岁了,短短3年。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是外表,还有她的眼神充满着迷茫,那种带着光的眼神再也没有出现过,她辍学了,然后想着出去打工,但是没有人收她,她说她扫地也可以的,还是没有人收。她就坐在桥上,带着迷茫的表情一直摇头,她不再在镜头前会积极表现,反而是一种躲避……,她的父亲说,在我的观点里就是女娃娃迟早都是要给别人家的,能简单识字就行了。我没有这个资格责怪这个父亲的观念有多么的落后,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环境,这个环境就是说你只要做到这样就可以了,能识字然后嫁给一个人,这就可以了。马百娟最后嫁给了表哥,也许这就是她的出路了,曾经的憧憬,都留在了那条通向学校的沙石山路上……
记录片中说,要是人能在出生前自己在天上挑自己出生,那就公平了,但是没有这种假设,那就不会有公平,不管你接不接受。
我也得在这个世道找出路……
哪里是《出路》 哪里是《出路》 哪里是《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