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读“书”,是排除掉专业书、工具书的。专业课的学习,工具书的查阅,获取专业知识,完成某项工作,这已经成为现代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通常我们讨论阅读。在各种碎片化内容提供商,各种推荐系统泛滥,大量侵占用户时长的当下,偶尔也能听到一个呼唤深度沉浸式阅读回归的声音。沉浸式阅读,最好的形式当然是书,通常所指经史政哲等,无所不包。
改革开放初期,全民下海经商的年代,很多人都在抛读书无用论,但随着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强化,社会对于专业技能,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但阅读没有,国人的阅读时间,没有因为阅读门槛变低而变更多,反而更长,滚滚红尘俗事太纷扰。
为什么要阅读?阅读与成功未必能划上等号(否则成功就太简单了),但读书多的人一定是有思想厚度的,比如高晓松,吴伯凡,王强,李笑来(比特币不认可,但不可否认此君还是有思想的),罗永浩等。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知识体系。
阅读让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我们只是茫茫银行系中一颗平凡的小行星之一,平凡却又极其特殊;时间其实有起点,太阳目前人到中年;人类从人猿时代算起,时间还远远不如恐龙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长;人类的文明史上下不过六千年,谈得上科技进步,对自然有掌控力是最五六百年的事情;
阅读让我们知道,各种帝国的建立,兴衰、崩溃,伴随着的征服与杀戮。无数王侯将相,事非成败转头空。直到近代,人类才学会以更加文明的方式共处,学会谈判与妥协,而不是诉诸于武力;
阅读还让我们知道,城邦、阶级与国家,都是文明发展史的阶段性产物,并非古而有之,并非多么神圣不可侵犯。有时候我们嘲笑古人迷信和愚昧,殊不知当下一堆毫无意义的坚持,其实本质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健全的知识体系给予我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开扩眼界,格局与胸怀。
思考力区别与动物本能。信息时代让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其副作用就是造谣和鼓动民众的成本越来越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观点与偏见中,分辨是非,保持独立见解。看看头条的评论,清一色的联俄反美,看看每次“抗日”民众队伍里的暴民就知道,民智仍然未开。
究其原因,缺乏思考的素材,也缺乏独立思考的方法。
成长无外乎:读万卷书,行万里以及阅人无数,最好还有高人指路。这林林种种之中,阅读是成本最低,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跨度几乎无限的方式。阅读与古今中外的圣哲对外,思考碰撞。
爱上阅读,就是爱上成长。阅读让人完整,让思想深邃。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才不败美人。
网友评论